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是定形与不定形的统一,是在永远运动变化着的,但变中有不变。他认为火在运动中具有自身规律和尺度,这个规律和尺度就是“逻各斯”,或者说是“道”,一切事物都遵循这个“道”。这一观点
A.蕴含了理性主义精神B.肯定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C.揭示了宇宙基本法则D.体现了唯心主义的思想
2 . 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主要探讨自然的奥秘。一个世纪之后,哲学中出现了以研究人类社会为主的智者学派,其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口号。这一变化反映了
A.哲学发展受到科学影响B.理性思维引领哲学进步
C.希腊人文精神逐渐觉醒D.民主制度保证人人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认为,在古希腊人看来,自然的神和神话中与人“同形同性”的神不同,它是自然运动变化的法则。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不是任何神或人创造的,它在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这表明古希腊哲学
A.充满浓郁的宗教气息B.着力关注社会现实
C.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D.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2022-03-1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古希腊部分哲学家及其主张。表中信息反映了古希腊哲学
哲学家主张
泰勒斯(约前624~前546年)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约前544~前483年)火是世界的本原,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A.具有唯物主义特征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研究视角不断变化D.奠定了西方哲学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在古代雅典后期智者们提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这是怀疑主义、虚无主义通常的逻辑:以怀疑和否定旧价值、旧道德始,而最终却把一切理想和真理都贩卖给私利和强权。智者们的思想变化缘于
A.“人是万物的尺度”B.雅典民主制度江河日下
C.僵化的思维被打破D.理性是认识真理的武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自公元前5世纪中期起,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雅典学校那种着重于体育与音乐的教育,人们对辩论术、修辞学和演说的学习欲望凸现了出来。这一变化反映了
A.雅典公民意识的发展B.雅典人追求个性
C.雅典商品经济的繁荣D.智者学派的兴起
2021-05-08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主义”思想源于公元前3世纪初的古希腊,其关注的是人本身的生存和道德问题,它以普遍主义人性假设为基础描述跨越国界的、对人类的博爱,解决的是“如何对待异乡人”的伦理问题。至19世纪,世界主义思想逐渐盛行于欧洲。康德以世界主义法为基础,认为“世界公民”具有参与世界交往的权利,世界主义是超国家主义的,这里的公民身份不再只是代表一种国民属性,而是世界主义共同体中的公民。

材料二   “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是儒家世界主义思想的经典表述,也是梁启超天下思想的追求。他指出,所谓“天下”即人类全体,这是世界主义的真正本质。他重新从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沿着信家大同世界的主张,寻求世界主义思想的根据。在对“世界主义”的认识变化中,他再次闹释了“国家”概念,并在“国家”中观照“世界”,破除了根深蒂固的传统中国为“天下”的传统世界现。

材料三   当今中国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新兴大国,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世界意义。2011年中国政府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命运共同体”是当今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坚持的原则,也是中国奉行的世界主义主张。

——以上均摘编自王金良《大同、国家与天下-梁启超的世界主义思想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世界主义思想的特点,简析19世纪世界主义思想在欧洲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天下思想与当今我国提出的世界主义主张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我国奉行世界主义主张所面临的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早期的戏剧主要描写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纪,戏剧中对人物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逐渐增多。这一变化说明
A.民主政治推动文学发展B.宗教信仰失去主导地位C.人文思想影响戏剧创作D.戏剧创作满足民众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8世纪,“荷马史诗”的神话体系中,绝对服从与接受“命运”是人唯一的选择。而公元前6世纪前后的古希腊悲剧,大都以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和命运之间的激烈冲突为主线,从神到英雄再到凡人都不再—味的服从,而开始寻求反抗。这一变化反映出古代希腊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C.公民忽视道德建设D.人文精神得到发展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视自然为人的知音,认为“知我者,其天乎”。孟子将天道与人性联系起来,说明人心与“天心”是相通的,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董仲舒更是明确指出:“事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从泰勒斯到德谟克里特,研究的重心都是强调自然界先于人,是宇宙的本原。然而,他们的研究方法是把人与自然分离开来进行,似乎人类只能消极地接受自然的支配。自德谟克里特以后,注重对人的研究。可是其方法仍然是将人与自然分离开来,贬低自然的力量,强调人类的力量,走向了人类中心论。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哲学走向,首先是从智者学派开始的。

——龚平《中西天人观的比较及启示》


(1)依据材料,分别说明中国古代儒家与古代希腊哲学家的“天人观”变化历程。对东西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有学者指出,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在西欧,空间的概念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结合经济、科技和艺术等方面的史实,解释你对这一结论的理解。


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开放的口岸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形成的沿海开放格局
(3)读上图,分别说明近代开埠通商与当代对外开放对中国的不同影响。
2020-07-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