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基于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可知(     
A.苏格拉底代表了古希腊智者运动的思想
B.苏格拉底完全否认了智者运动的主张
C.这种认识阻碍了雅典民主的发展
D.他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2020-11-20更新 | 328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阜阳三中高二上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亚里士多德认为:常人既不能完全消灭兽欲,虽贤良也未免有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祇和理智的体现。据此可知,他强调治国应体现
A.贤人执政B.王在法下C.道德优先D.理性至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苏格拉底把雅典面临重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道德沦丧,其救治方案就是要转变人的灵魂,以道德兴邦,重塑正义。为此,他提出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社会契约论C.美德即知识D.人民主权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建议人应该过一种诚实的生活,荣誉要远比财富、名声和其它表象的东西重要。他谴责那些哗众取宠不愿意追求个人人格完善的人,他坚持认为人需要不断思考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反对追求物质B.主张人人平等
C.谴责言语说教D.注重道德养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一生几乎没有撰写任何文字或著作,即使是写了也没有流传下来,后世对他的了解绝大部分来源于阿里斯托芬.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但是在他们三人的作品中,对苏格拉底形象的描述有时是相互矛盾的。这表明
A.作品中间会掺杂作者的主观思想B.只有苏格拉底撰写的文字才可信
C.苏格拉底的真实形象已不可还原D.作者完全凭想象来塑造苏格拉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苏格拉底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任主观的武断,或者会被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意见所左右,又或者会被传统习惯所左右,因此,人就不会追求善,而跌入恶的深渊。这表明苏格拉底(  )
A.强调人的价值B.提出“认识你自己”
C.否定传统权威D.主张“美德即知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他通过交谈,在问答中不断揭示对方自相矛盾之处,引发人的主动思考,使人逐步寻求正确答案。这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用理性主义来理解世界B.要从人本身寻找意义
C.使哲学发展成一门学科D.追求能言善辩的能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在此时,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而且在轴心时代的文化中,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他说的“相通的地方”是指
A.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B.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C.都代表被统治阶级的利益D.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