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5 道试题
1 . 西塞罗指出: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恶的问题。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推动了人文主义产生B.规范了民众道德伦理
C.拓展了哲学研究范围D.挽救了城邦政治危机
2020-12-14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认为人有责任追求人格的完善,举止光明磊落,并为建设一个公正的社会而努力工作。苏格拉的这一主张
A.强调了人的理性和价值B.批判了宗教神学的危害
C.完善了雅典的民主制度D.捍卫了思想自由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
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D.追求思想自由,崇尚人的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希腊德尔斐神殿上有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这说明苏格拉底
A.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B.致力于社会美德构建
C.促进了理性时代到来D.继承了智者学派思想
2020-12-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苏格拉底说:“他们不应该去要年轻人认为,神明会产生邪恶,英雄并不比一般人好。……我相信我们已经指出,神明为邪恶之源是绝不可能的事。”苏格拉底意在
A.使年轻人放弃对神灵的敬仰B.揭露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C.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D.强调“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面为某学者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所绘制的示意图。

据示意图可知,亚里士多德
A.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B.强调人是城邦的动物
C.认为人与神都具有理性D.提出众生平等的理念
2020-11-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
德问题、知识问题。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开启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先河B.强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C.将哲学变成了研究人的学问D.摆脱了原始宗教对人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2020-11-20更新 | 328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一生几乎没有撰写任何文字或著作,即使是写了也没有流传下来,后世对他的了解绝大部分来源于阿里斯托芬.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但是在他们三人的作品中,对苏格拉底形象的描述有时是相互矛盾的。这表明
A.作品中间会掺杂作者的主观思想B.只有苏格拉底撰写的文字才可信
C.苏格拉底的真实形象已不可还原D.作者完全凭想象来塑造苏格拉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