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认为,追寻智慧的首要前提是要承认自己的无知,也就是要保持一颗好奇的求知心和一股执着的求知欲。要排除一切有碍于追求智慧的事物,勇敢地向智慧挺进。因为,只有智慧才是终极幸福的基础和永恒的保障。这一观点(     
A.凸显了美德的本性是知识B.呈现出主观主义色彩
C.旨在激发公民的参政热情D.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教育学生方面,他从不以老师自居,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的探讨问题,他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影响年轻——代。他重视身体价值,以身体锻炼为基础,希望将体育与智育、德育以及自然科学统一起来。他强调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宣称人生最高价值的源泉是灵魂,并致力于改善人的灵魂。苏格拉底以人的自我意识,以人思维的普遍意识来代替神的意旨,造就了一个人自身理性原则的新神,成为古希腊教育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摘编自左玉迪《法理学视角下的苏格拉底教育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是对的。”他认为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苏格拉底这一观点与下列哪一观点在本质上不相同
A.“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B.“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C.“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D.“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2021-05-02更新 | 45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3-期末检测卷(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据此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
A.推崇绝对真理
B.具有理性精神
C.否定神灵存在
D.捍卫思想自由
2019-03-10更新 | 441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金阳中学2019-2020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这组名言体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实质是
A.认识你自己
B.追求真理,理性思考
C.美德即知识
D.批判神灵,挑战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A.“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D.“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2017-10-14更新 | 271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历史试题
8 . 由于未能保留下来古希腊智者任何自己的著作,要研究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我们往往通过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还原他们的主张,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是
A.客观的,因为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是史料
B.准确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雅典
C.片面的,因为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念有冲突
D.错误的,因为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不是史料
2016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没有人为了恶而行恶,人们行恶只是为了邪恶的理由或者由于无知……他认为良知及其声音就是这些终极价值及神圣地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的反映和证据。”这里的“他”是
A.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智者学派
2016-08-22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范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二学期升级考试复习最后一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