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该学者认为古希腊文化
A.缺乏人文主义B.个人主义泛滥
C.忽视现实幸福D.重视理性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一主张
A.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B.说明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点完全一致
C.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公元前5世纪西方某一思想家提出这样的思考:禀赋好且有前途的青年只有经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做出许多伟大的业绩,否则,如果不学无术的话,他们就会因为没有智慧而愚昧无知地干出一些坏事,从而沦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该思想家是
A.泰勒斯B.普罗塔戈拉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对神的信仰是真诚的,但是其信仰的具体内容不是基于宗教文献、宗教传统或宗教仪式,而是出于他自己的思索、考察。”可见,苏格拉底
A.不满社会现状B.以神为主要研究对象
C.具有理性精神D.事实上反对信仰宗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苏格拉底认为成长环境不同的青少年当施以不同的教育,人生的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寡,而是取决于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及基于能力素养基础上的对社会和人类所做的贡献大小。这反映出苏格拉底的教育观是
A.重视品行,淡化物质享受B.注重素养,崇尚个性解放
C.为国育才,强调家国情怀D.因材施教,培养责任意识
2021-02-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认为,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这说明苏格拉底
A.反对功利化的教育行为B.认为理性是与生俱来的
C.重视发现人的内在美德D.认可智者学派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苏格拉底说:“你是一个雅典人,而你只注意尽力收获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思考真理、理智和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感到可耻吗?”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强调个人主体意识的重要性B.调整古代希腊哲学研究重心
C.对古代雅典民主体制的反思D.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联系
2020-03-2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来宾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指控“自创新神”和“腐蚀青年”两项罪行。苏格拉底申辩称“我所做的无非是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而轻视自己的灵魂”。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抨击雅典民主政治
B.追求人的精神修养
C.推崇“知识即美德”
D.强调人的决定作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提出“认识你自己”名言,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人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
A.批判精神B.自由观念C.政治主张D.公民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