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1 道试题
2018·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1870年代,日本兴起自由民权运动,宣传“主权在民”思想,其理论依据主要出自
A.《社会契约论》B.《百科全书》C.《论法的精神》D.《政府论》
2021-08-13更新 | 83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等级考)
2 . 民本、民权、民主等都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所追求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我(伏尔泰)在那里则发现了精神世界。

——求实网《中国梦—民主路》

材料二   人人有“自主之权”,人人有“自立之权”,还主张人人平等,只有这样才不违背天赋人权的“公理”。

——康有为

人人有自主权,各尽其力;尽应尽的义务,享能享的权利。……专制君主是“收入人自主之权,而归诸一人,以一人而夺众人权”中国若再不开放民权,就要亡国灭种。……

——梁启超

民权本于自然,是天赋的;而君权是民之所需,由民所赋予;如不符民需,则可为民所废。

——谭嗣同

材料三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1)从民本观的角度举例印证伏尔泰所说的“精神世界”?并指出其民本观的特点.
(2)相比材料一的民本观,材料二主张有何进步性?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主张。
(3)《独立宣言》被称之为美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战斗檄文,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权的角度予以阐释。
2021-08-1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2015年5月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老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的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程、朱熹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4 . 卢梭是启蒙运动的卓越代表之一,他认为,如果统治者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统治者。下列著作反映了卢梭思想的是
A.《九十五条论纲》B.《论法的精神》
C.《纯粹理性批判》D.《社会契约论》
5 . 孟德斯鸠提出,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将国家权力分为三个部分,并交由不同机关执掌。社会当中的各个阶层都参与到国家的政治中来,各个机关和阶层都依法平等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孟德斯鸠意在强调
A.公民政治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扩
B.社会政治生活中应该遵循法治原则
C.分权制衡能够防止权力的滥用
D.国家行政机构应由相互独立体组成
2021-06-2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6 . 伏尔泰在《哲学通讯《牛顿哲学原理》等著作中,写了许多自然科学的成就;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也包含了大量自然科学的条目。该现象可以印证
A.近代科学利于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B.推崇科学是法国启蒙思想的核心
C.科学理论丰富必然引发思想界变动
D.启蒙运动促成自然科学领域的革命
2021-06-2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7 .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他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天赋人权说B.人民主权说
C.三权分立说D.社会契约论
8 . “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这个“他”是(     
A.柏拉图B.孟德斯鸠C.伏尔泰D.卢梭
2021-05-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瑜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因为科学的每一进步都拓宽着人们的视野,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因而人类理性能力也不断获得增长。十七、十八世纪的牛顿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欧洲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以下属于这一时期的著作的是
A.《十日谈》B.《哈姆雷特》C.《论法的精神》D.《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2021-05-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这表明卢梭
A.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B.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
C.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D.并未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