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孟德斯鸠曾说:“我呢,将好的法律比作大渔网,鱼在其中被逮到,但是它们仍然认为自己是自由的,而坏的法律是渔网拽得太紧,以至于首先它们就感到被抓了。”这反映了他(     
A.反对君主专制B.强调法律要遵循理性原则
C.认为自由是“天赋人权”D.提倡在法律框架内的自由
2 . 《世界史》中写道:“在英国的三年,使伏尔泰熟悉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理论,对它极力赞扬。大约在1733年他写了《英国通信》——在里面他陈述了自然神论的哲学,并尖锐地抨击了教会和社会,”材料中的“哲学”应该是
A.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三权分立、法律是人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人类的不平等根源于财产的私有
D.人非工具、法律是人自由和平等的规范
3 . 启蒙运动时期的《百科全书》,它不是像教会原本希望的,从神学和上帝写起,它是一个以字母为索引的知识库,让知识领域没有层级之分。在这本书里,你会在哪里找到上帝呢?在D(Dieu,神)和R( Rdigion,宗教)字首的条目下。这表明《百科全书》
A.运用理性去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B.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高于神学地位
C.对法国启蒙运动进行了理论总结D.突出了理性和对宗教权威的否定
4 . 历史上许多学者对于“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等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下列主张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 “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③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 “人本来平等,自从社会有了私有制,才使人不平等”
A.②①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④②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起步就生机勃勃的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远在爱琴文明时期,克里特就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地中海区域的商贸中心。公元前8世纪开始,由于古希腊本土人口过剩,耕地不足,希腊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殖民。它直接加强了希腊人与东方古国的联系。在希波战争中,波斯军队充当了东方文化向希腊传播的主力。亚历山大东征时,因其老师亚里士多德对印度哲学极感兴趣,便把一些印度人带回希腊,使希腊更多地了解到印度哲学。……到东方游历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许多著名的学者、文人外出汲取了大量先进的古代东方文化,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

——摘编自解晓毅《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试论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希腊文化的特点及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途经。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是中外关系史上的两件大事。可以说,在这一时期,近代西方主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大都传到了中国。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在传入西方近代知识和理念的同时,也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去。中国的哲学、文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以及造纸、印刷、农艺、饲养、医学、药物、数学、天文、造船、建筑乃至诸工百艺,都引起了西方传教士浓厚的兴趣。他们不遗余力地翻译、评介这些浓缩了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华,以滋补处于起步阶段的西方近代社会。儒家典籍和随后传至欧洲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在欧洲的上层社会和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狄德罗主持的百科全书派,热心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将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理想,作为无神论或自然神论的有力武器。直至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著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还可以看到孔子思想的影响。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欧文化交流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当时法国启蒙思想家大力推崇中国儒家文化?

材料三 为博取列强的好感,日本政府于1881年开始在东京建造具有欧洲文艺复兴风格的鹿鸣馆。政府经常在此举办一些欧式娱乐活动以取悦列强,从而掀起了席卷全国的欧化风潮,直至九十年代初,其余风流韵犹绵延不绝。为达到修约目的,急于取媚于外,以鹿鸣馆为主要舞台的欧化表演达到了夸张的地步。例如伊藤博文首相于1887年4月在鹿鸣馆举办大型化妆舞会,参加者达四百人,伊藤本人化装成威尼斯贵族,山县有朋化装成幕末藩兵的模样,而三岛通庸警察总监则装扮成一个日本古代武将,就连内大臣三条实美的夫人也打扮成乡下姑娘赶来助兴。这类活动将政府欧化表演推向高潮,从生活习惯、服饰的欧化,到戏剧、美术等文艺方面的欧化改良,甚至出现了语言拉丁化、改良人种的主张。

——摘编自张国义《论鹿鸣馆时代日本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


(4)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看待当时日本的“鹿鸣馆现象”?
(5)综合以上内容,你从文明交流中得到哪些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国史学家威尔杜兰在其著作《卢梭与法国》中写道:“卢梭所指的民主一词的意义,很难归入政治或历史所指的范围。……实际上他所喜好的‘选举的贵族政治’,就是我们所称的代议制民主政治。”这主要表明
A.西方代议制蕴含着卢梭思想B.卢梭的民主思想具有时代性
C.卢梭推崇的民主背离其本意D.民主政治是卢梭研究的对象
7 . 近代以来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十三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当这种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一种掌握当时一切文化要素的特性结合起来时,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多才多艺的人”——全才。

——摘编自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文化》

材料二   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天主教会确立了其在精神和信仰方面的权威地位,而随着民族意识的强化,各地区都强烈要求教会民族化、世俗化。1517年马丁·路德写出《关于赎罪券的95条论纲》,在论纲中提出“信仰得救”理论,个人可以通过阅读《圣经》和上帝直接对话,个人理解是支配自身行为的唯一指南。《论纲》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他坚持主张由国家掌握宗教领导权,得到部分诸侯和世俗统治者的认同。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   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意识”觉醒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纱幕在意大利消散的文化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受到广泛支持的经济和政治背景。据材料二,分析马丁·路德思想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三,归纳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请你谈谈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世纪的法国,各种图书机构和实践活动大量涌现,为公共阅读提供了方便。在阅览室和开办“文学陈列馆”的书店里,人们可以尽情阅读而无需购买。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咖啡馆也成为重要的信息沟通方式。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工业化的人才优势日益突出B.政府的言论控制日益走向解体
C.新思想有较通畅的传播渠道D.理性主义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孟德斯鸡认为,“平民政治的国家里执行法律的人本身也要服从法律,并负担责任”,“判例(即法院可以援引作为审理同类案件依据的判决)则应该固定,以便做到裁判只能是法律条文的准确解释”。这表明,孟德斯鸠
A.强调执法者应依法办事B.认为国家应努力完善法律
C.倡导司法权应完全独立D.呼吁法律的修改应该慎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世纪中期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工艺详解辞典》共35卷,撰稿者多为具有真知灼见的文化精英,提倡以进步去战胜谬误和偏见,代表着当时最高学术水平。这表明,《百科全书》的编撰有利于
A.科学摆脱宗教神学束缚而独立B.完成自然界认识首次理论综合
C.弘扬科学和理性推动思想解放D.传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