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定理——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法】孟德斯鸠

通过理想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东西是主权而不是政府,主权总是在人民这一边,因为人民实际上就是公民的集合体。

——【法】卢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原因)。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孟德斯鸠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的意义。
2 . 表3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对于“中国人和中国文明”的认识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3
时期与人物认识
16世纪初,葡萄牙学者佩雷斯根据早期西方航海家和商人的记载,完成了《东方概要》书稿。中国人是白人,不留胡子,眼睛细小,稀疏的头发很长。他们右手拿两根筷子,左手把碗拿到嘴边,用筷子往嘴里送饭。中国人是基督徒,什么食物都吃。
17世纪末到中国的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李明出版了《中国近事报道》书信集。中国人差不多是白色的,南方有些人是黑的,眼睛狭长、扁鼻、少须。“在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中,只有他们和西方一致,他们发明了纸、印刷、火药、精瓷及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应当被视为优于其他民族”。
18世纪末来华英国人巴龙的《中国游记》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做了描述。中国人高颧骨、尖下巴、剃掉部分头发,头颅像个圆锥体,是大自然的“畸人种”。肤色属于“褐色”。语言原始面难懂。中国文明是低等文明,中国人是低等民族。

——摘编自张先清《16-18世纪欧洲社会关于“中国人”的种族话语》

任选一个时期,谈谈你对欧洲人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明”认识的理解。(要求:认识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 . 根据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照此方法,图中两处空白应填
A.东印度公司、重商主义B.庄园经济、文艺复兴.
C.工场手工业、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自由主义
2021-07-08更新 | 408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光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创立的国家制度是与宗法制度密切结合的制度。中央行“世卿世禄”制,地方行“分土封侯”制,任人唯亲,分散割据,社会发展缓慢。秦始皇消灭六国之后,比较彻底地废除了西周的这种制度,汇总了战国时期各国进步制度的萌芽,创立了一套全新的国家制度,这就是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制度的基本组织结构:一、皇帝为国家元首,握有至高无上、统治全国的权力;ニ、中央机构由三公、九卿两级组成;三公为皇帝的行政、军事助手,九卿则分工负责庶政,还有列位将军以掌征伐;三、地方行政为那县两级制,由皇帝任命行政、军事长官。上述主要官吏的选任,不论亲,选贤任能。这些制度都与当时新确立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也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相适应。

——摘编自张传、王邦维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现代国家观产生于西方,13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18世纪末基本形成。现代国家观认为国家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常要创立的,强力才是国家和法律的基础。鸦片战争后,现代国家观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传入,也一点点传了进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于向来以中国为师的”蕞尔小国”日本,这一惨败给中国人以莫大的心理刺激。日本君主立宪的制度,促使中国思想界在国家观念上跨出了本已到边缘的最后一步。在维新时期,梁启超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政治论文和专著,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将现代权利观念引入中国,引入到有关国家与人民关系的话语,以现代权利观念来划分君、,国、民彼此间的关系,是维新思想家的重要贡献,也是中国想史尤其是国家观的实质性突破。

——摘编自雷甄《国的覆灭》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国家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代国家观的核心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国家观念传入中国的影响。
2021-06-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的责任,那我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可惜的是,先秦儒家的那种个人主义传统在后代日趋衰落,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忽视,孟子所倡导的独立人格越来越少。

——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解放的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摘自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渊源探索》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个人主义精神”的原则。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
(3)先秦儒学注重“人”塑造,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指出两者的历史影响(包括共同的影响)
2021-06-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 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 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 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 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列这些真理是不言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 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权利。”

——《独立宣言》

“在权利方面,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是公共意 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高举的理论旗帜。结合所学知识,为构建“正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变革的引领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6~18世纪,“中国热”席卷欧洲。莱布尼茨撰写《论尊孔民俗》,积极推进欧洲多国科学院下设专门机构研究汉学。伏尔泰认为儒学是一种宣扬道德的宗教,乾隆是开明君主的代表。“中国热”的出现
A.表明中外交流深入到思想领域
B.说明儒学是启蒙思想的渊源
C.顺应当时西欧社会转型的需要
D.表明当时中国文化领先西方
9 .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天下犹曳(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在限制君权方面采取的措施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明清进步思想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的原因,并说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为什么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2021-05-1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10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马克茬《世界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分析这种“大破大立”对欧美政治文明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