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 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二: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 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16、17世纪的中国“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若干思想家(要求至少列出三位),指出这一时期这股新思想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在批判与创新”中“大破大立”的表现,概述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的这种“创新”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所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史实。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摘编自(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是针对启蒙运动而兴起的。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赫尔德,从历史的观点而论,浪漫主义起自对过分强调理性和普遍概念的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浪漫主义是多姿多彩的,其共同点就是用丰富的生命哲学来取代理性主义。

——摘编自人民版《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启蒙运动成为后世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列举如下书目:

书名作者出版社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加林三联书店
《法国革命论》柏克商务印书馆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史实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浪漫主义为人文主义增加的“丰富生命哲学”的内容,并分析其带来的不良后果。
(4)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材料,材料四的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部?请说出你的理由。
2021-02-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苏格拉底还认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材料二: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人们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

——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材料三: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

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自由,是因为一切个人的依附都要削弱国家共同体中同样大的一部分力量;平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哪些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人认为这场运动实际是单纯意义上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发动的运动带来怎样的影响?
(5)假如用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这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2020-11-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电机子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 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欧洲汉学家们称 18 世纪的欧洲为“中国之欧洲”。当时欧洲的思想精 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文字获得的。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 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 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 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伏尔泰认为, 中国的宗教(儒学 )是一种普世性的人道的、理性的宗教。以奎奈为代表的重农学 派认为中国实行的一种自然法。德意志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深信,中国合乎理性的道 德规范是救治人类罪恶的良药,并将中国描绘为一个致治的理想国。莱布尼茨的学生 因为在大学作《关于中国人道德学的演讲》而被解除了教授职务,还被勒令在 48 小 时内离开国境。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 政治主张。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根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 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关系,并分 析形成这一关系的原因。
2021-01-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普罗泰格拉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材料二   以下分别是意大利三位人文主义者的言论:

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雕塑,我们的知识,总而言之,不胜枚举的一切都是我们创造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语言和文字也是我们创造的。

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可灭的、非永恒的,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也可以探测地狱的深浅。苍穹在他面前并不显高,地核在他面前并不显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摘编自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关于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议,这些建议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重商主义;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各级官吏都是人民公仆,一旦政府压迫人民,人民就有权利推翻它;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者思想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人文主义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启蒙思想对欧洲的影响。
2020-11-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孝义中学、文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评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各国文化中大多不乏人文精神。尤其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

材料一   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得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刘泠然《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是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开始的。倡导者呼吁作家应该面向“一般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文学作品“所用的题材就应该是一般人民大众所能懂的而且懂了就快乐的那种事物”。由于文艺复兴的倡导者高举“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的旗帜,因此,欧洲的民众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称:“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足够了。”

——摘编自陈小川主编《文艺复兴史纲》等

材料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先秦文化基础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入释、道观念而形成的一种成熟的伦理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根植于古希腊世俗文化、古罗马政治文化的土壤中,历经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而形成的一套世俗文化。天人合一、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强调在多元和谐与有限对立中,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而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契约意识则构成西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强调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表达一种向上、向外扩张的气魄,在契约、律法的前提下,求得人与人的平等与尊重,呈现出特定的宗教意识和科学精神。

——摘编自黄政昌《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形成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之处。
2020-11-0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7 . 人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些基本权利的总称,其内涵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人权思想,萌芽于古希腊时代。……希腊思想家们从人性(自然)的角度审视城邦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享受城邦民主与自由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材料二   近代人权主要是针对基督教神权而提出来的。解决神性与人性的矛盾冲突,途径只有两条。要么索性撕开神性的虚伪,理直气壮地给人性,给人的感觉和享受以合法的地位;要么坚守神性的理想,追求内心的圣洁和灵魂的自由,借以提升人性。两条途径看似大相径庭,实则殊途同归。

材料三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代希腊人权思想萌芽的基础及其人权思想的含义。
(2)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两条“途径”的本质相同点。
(3)据材料三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4)据材料四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根据所学说明启蒙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说明启蒙运动的影响。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2020-10-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谈到民主选举,许多人认为它的结果体现了多数人的意志。……但这里所谓的“多数”,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并非总是真正的多数。……2000年的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获得普选票50,456,002张,少于民主党竞选对手戈尔的50,999,897张,但布什因赢得了538张选举人票中的271张而当选。……

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选举实践表明,经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多数较为一般,甚至是二流三流人物,……首先是由于西方政府官员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收入并非最高。……在西方的民主体制下,一个过于优秀的人也难于被选民理解并选上,选民如果和候选人差距太大,就很难理解他的思想,也难以确认他上任后会有何作为,因而就不会投他的票。选民最放心的是和自己相差无几的人。

材料三   西方民主政治有其适用限度。……西方的政治民主制度是近代以来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逐渐出现的,充其量也只有300多年的历史。既然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在一个非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民主制度就成了荒谬的事情。

材料四   权力平衡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但权力平衡同样也会影响到政府的决策。美国的国会议员为了在本州获得足够多的选票必须首先考虑本州的利益,其次才是国家利益,结果往往是在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之间达成某种妥协,而这种妥协常常会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材料五   ……如果民众的素质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民主也可能很快滑向民粹,成为“多数人的暴政”。

材料六   ……对于一些仿效西方的新生民主国家或地区来说,选举中造谣生事、互揭隐私、贿赂选民、买卖选票、欺骗民众、明打暗杀、自虐自残等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使整个选举变得乌七八糟,让不少有识之士为之心寒。……

材料七   1860年时,美国总统竞选费用为10万美元;1952年,35岁的肯尼迪竞选马萨诸塞的国会参议员花费了50万美元;而到1984年,美国总统选举经费高达5900万美元;2004年又进一步上升到6.93亿美元;2008年更是飙升到近24亿美元,高于许多非洲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

——以上材料节选自张一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七个缺憾》


提取材料信息,归纳西方民主政治有哪些缺憾,对中国有什么现实价值。
2020-10-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创新班)
9 . 古代中西方思想存在着异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尤为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在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飞跃,下面是思想家们流传下来的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出现了一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1)根据材料一,比较古希腊思想家和同时期中国思想家研究内容的异同。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当时中西思想存在的差异的表现。
10 . 启蒙运动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 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 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2019-12-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5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