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化的含义是什么呢?就英法等西欧国家而言,所谓近代化就是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等方面的变革。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历程却不尽相同。和英法等国近代化历程比较,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特色。

——苑书义《中国近代化历程述略》


请围绕“近代化”这一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中国近代化的转型历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
3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传统文化外衣B.建立政党宣传政治主张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2021-08-31更新 | 306次组卷 | 12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梁启超说:“《孔子改制考》复以真经之全部分为孔子托古之作,则数千年来公认为神圣不可侵犯之经典,根本发生疑问,引起学者怀疑批评的态度。”其强调的是《孔子改制考》
A.假孔子名义行变法之实B.发挥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C.提高了孔子及儒学地位D.借用西学改造传统儒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魏源

图二《孔子改制考》

图三陈独秀
(1)图一所示的历史人物是近代中国第一批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书中的哪一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
(2)图二所示著作作者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上述三图见证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内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各是什么?分别是通过哪些相应的活动完成的?
6 . 晚清一位留美幼童回忆被招选时的情景,说:“有一天,一位官员来到村里,问哪一家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国外接受西方教育,由政府负责一切费用。后来当地有人散布流言,说西方野蛮人会把他们的儿子活活地剥皮,再把狗皮接种到他们身上,当怪物展览赚钱,有些报名的人撤销了申请”。这主要说明当时
A.旧有陋俗仍有一定社会土壤B.政府一直重视儿童留学教育
C.天朝上国观念仍然根深蒂固D.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7 . 近代前期的国人开始从旧梦中惊醒,接踵而来的是新梦想: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与上述国人“梦想”无关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C.“伸民权、设议院”D.“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鸦片战争,中西会面,三千年一大变局,西人面对的是闭塞的中国,国人面对的是陌生的西方。为此,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如林则徐的《四洲志》、梁廷柑的《海国四说》、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舍的《赢寰志略》等。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A.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B.积极探寻强国御侮的策略
C.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D.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的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在中国可以说是以魏源开其端,以洋务运动为其鼎盛,以张之洞奠其终。其把魏源等人归为保守主义思想的依据是这些人
A.导致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失败B.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
C.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主要目的D.都是当时顽固势力的代表
10 .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大致历经的顺序是
A.思想文化—制度一器物
B.器物—制度一思想文化
C.制度一器物—思想文化
D.思想文化—器物—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