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21-22高一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海国图志》的部分目录,这反映了
卷一   筹海篇一议   守上

筹海篇二议   守下


卷二   筹海篇三议战

筹海篇四议款


卷三   海国沿革各图

东南洋各国沿革图

大西洋欧罗巴各国沿革

A.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B.近代海防意识的正式确立
C.西方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D.传统夷夏观遭到彻底摒弃
2022-06-15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紫竹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源根据《四洲志》等材料编写了著名的《海国图志》。《海国图志》的主要影响是
A.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B.打开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C.提出发展工商业的思想D.批判封建专制政治制度
2022-05-29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国际部(紫竹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有可能成为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白话文之可行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2021-09-09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鲁迅:“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开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体西用
C.八国联军侵华——传播民主与科学D.甲午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2020-07-19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第二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6-17高二上·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名校
5 .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以宣扬这类思想为主的报刊杂志是
A.《时务报》B.《民报》C.《新青年》D.《苏报》
2020-07-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第二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6-17高二上·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近代某位名人曾说:“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他所描述的制度是
A.君主专制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三权分立
2020-07-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第二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思想的演变

材料一   1864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致总理衙门原函中指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被革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之职。1896年3月至10月,李鸿章受命出访欧美。回国后,李鸿章在给多位朋友的信函中谈到了出访欧美的感受,在给某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此行遍历诸大邦,亲觇(视察)富强之实效,中国地大物博,果能上下一心,破除积习,力图振作,亦何事不可为,日本变法以来不过二十稔(年)耳。”在致旧时幕僚伍廷芳的信中,李鸿章更加明确强调:“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

材料三   戊戌政变后,有人告李鸿章是维新派,慈禧太后曾对李说,“有人说你是康党”(与康有为同党),李鸿章回答说:“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强国,中国之强久矣,何待近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臣实是康党。”慈禧听后只能“默然”。

——引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问题:
(1)李鸿章为何要把信函写给总理衙门?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鸿章思想变化的看法。
2020-04-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8 . “史乎!史乎!其责任至重,而其成就至难!中国前此之无真史家也,又何怪焉!而无真史家,亦即吾国进化迟缓之一原因也。”该材料
A.强调史家撰史要秉笔直书B.指出历史要为现实提供借鉴
C.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D.倡议以新史学重写中国历史
2020-04-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中学”与“人学”

材料一 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娱;其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

——严复《论世变之亟》18952

材料二 非为天地人三学,则无以尽事理之悠久博大与蕃变也,而三学之中,则人学为尤急切。

——严复《原强》1895

材料三 曩者吾人以西人所知,但商业耳,火器耳,术艺耳,星历耳。自近人稍稍译著,乃恍然见西人之所以立国以致强盛者,实有其盛大之源。

                                                     ——严复《英文汉诂》1904


问题
(1)材料一中“三纲”是指什么?
(2)从材料一中概述西方是从哪些方面重视“人学”的?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严复所言的西方“盛大之源”是什么?
(4)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严复所持观点的看法。
2020-03-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4月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10 . 1898年6月,李鸿章在致儿信中说:“学堂之事,上意甚为注重,闻每日与枢廷讨论者多学堂、工商等事,惜瘦驽庸懦辈不足赞襄,致……辈窃东西洋皮毛,言听计从。”信中“瘦驽庸懦辈”是指
A.洋务派B.维新派C.顽固派D.立宪派
2020-03-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4月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