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

问题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请填写表格中的字母,并一一对应)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2)概述以上四类人物学习西方的主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看法。
2020-05-1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2 . 文明与地理环境

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

(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概括材料中梁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
2020-04-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贴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B.“遗其体而求其用”
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2020-04-02更新 | 33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崇明区201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海国图志》记述“亚墨利加(即南、北美洲)一土,孤悬于内,亘古未通声息,英人于前明万历年间探得之”。据此可知
A.魏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宣告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
C.对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提出质疑
D.对美洲历史的认识了解尚存缺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政治理念的异同
B.证明甲午战争日胜我败的历史原因
C.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
D.质疑德相俾斯麦的评价

6 .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动重学之率凡三:曰力、曰质、曰速。力同,则质小者速大,质太者速小;质同,则力小者谜小,力大者速大。”

——李善兰《重学》序言

“(西学)学问之种类极繁,要可分为二端。其一,形而上学,即政治学、生计学等是也;其二,形而下学,即化学、天文学、……植物学等是也。吾因近人通行名义,举凡属于形而下学皆谓之格致。”

——梁启超《格致学沿革考略》

(西学)是“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严复《原强》

材料二 “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清朝湖南巡抚王文韶

“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之类的说法,‘令人呕秽’。”

——严复《救亡决论》

材料三 “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礼教为非,则不得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

——陈独秀《答佩剑青年》

“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1)根据材料一,概述近代中国对西学认识的演进历程。
(2)根据材料三,概述陈独秀与梁启超对中西文明态度的差异。
(3)基于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近代中国对西洋文明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