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时代下的先进团体组织

材料一“……我中国卧于群雄之间,鼾寝于火薪之上。政务防弊而不务兴利.吏知奉法而不知审时,士主考古而不主通今,民能守近而不能行远。……徒以风气未开,人才乏绝,坐受凌辱。……普鲁士有强国之会,遂报法仇。日本有尊攘之徒,用成维新。盖学业以讲求而成,人才以摩厉而出。合众人之才力,则图书易庀(pǐ:备具);合众人之心思,则闻见易通。”

——1895年《京师强学会序》

材料二“……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由、平等,博爱。……以今日革之经纶暨将来治国之大本,布告天下:(一)驱除鞑虏……(二)恢复中华……(三)建立民国……(四)平均地权……国人相视,皆伯叔兄弟诸姑姊妹,一切平等,无有贵贱之差、贫富之别;休戚与共,患难相救,同心同德,以卫国保种自任。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则革命可成,民政可立。愿我四万万人共勉之!”

——1905年《中国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一、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2.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三、我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的黄色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

——1921年《中国共产党纲领》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历史背景并分别列举主要创始人各一人。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三个团体组织之间的异同。
(3)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时代下的先进团体组织。
2 . 某历史学家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林则徐(       )
A.是倡导“中体西用”思想的代表B.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
C.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2019-11-13更新 | 126次组卷 | 30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行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最先发出“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感叹的是
A.司马迁B.李大钊C.胡适D.梁启超
2019-08-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一意讲求杂技,使趋利之舟车,杀人之火器,争多竞巧,以为富强,邃谓为有用之实学哉?”其质疑的对象是
A.李鸿章B.林则徐C.康有为D.胡适
2019-08-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晚清重臣的思想

张之洞,清末著名的地方重臣代表人物,曾主持筹办了三十多个工厂和五条铁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张之洞撰写了《劝学篇》一书,该书分为内外篇。内九外十五,共二十四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海内志士,发愤扼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兹内篇所言,皆求仁之事也,外篇所言,皆求智求勇之事也。

内篇:同心第一、教忠第二、明纲第三、知类第四、宗经第五、正权第六、循序第七、守约第八、去毒第九;外篇:益智第一、游学第二、设学第三、学制第四、广译第五、阅报第六、变法第七、变科举第八、农工商学第九、兵学第十、矿学第十一、铁路第十二、会通第十三、非弭兵第十四、非攻教第十五。

二十四篇之义,括之以五知:一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二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为埃及,惧波兰;三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

——摘编自(清)张之洞《劝学篇》


问题:
(1)《劝学篇》成书的时代,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张之洞属于哪一派别?
(2)与以往思想相比,张之洞思想有哪些新特点?
(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晚清张之洞的思想?
6 . 梁启超认为“言政务者可阅官报,言地理者可阅地学报,言兵学者可阅水陆军报,言农务者可阅农学报,言商政者可阅商会报,言医学者可阅医学报,言工务者可阅工程报,言格致者可阅各种天算声光电专门名家之报,有一学即有一报”,此语旨在倡议
A.变法图存
B.培养人才
C.褒贬时弊
D.传播新知
2019-04-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9年高三下学期期中(二模)历史试题
2011·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2019-01-30更新 | 134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行知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
2019-01-30更新 | 1554次组卷 | 20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行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进程中,“体用之争”影响后世几十年。属于“体用之争”论争双方的是
A.弛禁派严禁派
B.洋务派顽固派
C.维新派洋务派
D.革命派立宪派
10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2016-11-27更新 | 4804次组卷 | 144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行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