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李鸿章认为“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对此,当时有识之士提出的对策并付诸实施的是(     
A.“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D.“四书、五经、中国史事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2023-09-0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捣毁孔子牌位,焚烧古书;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时维新派打着儒家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冲击B.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
C.儒家文化自身在不断与时俱进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2022-04-23更新 | 39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9届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总结说:“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的过程。”句中省略句应是
A.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B.始而言政、继而言技、进而言教
C.始而言技、继而言教、进而言政D.始而言教、继而言政、进而言技
4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从中得出的认识有
A.“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成功选择
B.“中体西用”的提倡者并不反封建
C.“中体西用”的提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中体西用”遭到近代士人的反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京师同文馆拟开设天文、算学馆并聘洋人教习西方科学时,便遭到守旧者的强烈反对,将引进西方科学上升到“用夷变夏”的高度,“中体西用”说提供了可以抵御顽固派攻击的一种解说。据此可知,“中体西用”
A.反映了当时知识界的普遍共识B.限制了洋务运动的演进和深化
C.有助于西方启蒙思想广泛传播D.有利于打破传统文化心理障碍
6 .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
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C.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
2019-09-07更新 | 371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7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下表所示。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关注西方科技
2019-01-30更新 | 1966次组卷 | 4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在创办洋务过程中,李鸿章曾感叹自己“三十年来日在谣诼之中”,张之洞也说自己“无日不在荆天棘地之中”。两人遭受攻击可能是因为他们
A.违背了封建伦理纲常
B.与顽固派根本立场相悖
C.挑战了重义轻利观念
D.对西学的理解过于肤浅
2018-01-02更新 | 606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通辽蒙古族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四)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