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郑观应认为,君民共主之国“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扦格,难臻富强”。陈炽指出,君民共主之国“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这股思潮
A.强化了君主专制B.促进了民主共和C.完善了西方民主D.推动了维新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世纪80年代,中国一批开明人士强调“泰西富强之道,在有议院以通上下之情,而他皆所末”,同时又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凡事虽有上下议院议定,仍奏其君裁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A.洋务运动弊端丛生B.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C.民主革命浪潮高涨D.中体西用实践破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他们对清政府的弊端进行了揭露,但他们的批判起初仍是站在完善旧制度的立场上的,并没有表示出对制度本身的怀疑和否定,但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他们开始怀疑和否定君主专制政体,后来他们的思想逐步成为时代的新潮流。材料中的“他们”
A.是“民主革命”思想的倡导者B.未能超越“中体西用”思想范畴
C.依附洋务派而始终缺乏独立性D.是与洋务思想分离的早期维新派
4 . 19世纪中期,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为寻求国家出路做出了多种探索,包括
①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为求生存而进行推翻旧政府的运动
③学习西方,在国内发展近代经济   ④致力于改变现状,进行维新变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薛福成晚年曾提出“工体商用”的思想,他认为“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郑观应也认为应“以工翼商”,“若有商无工,纵令地不爱宝,十八省物产日丰,徒弃已利以资彼用而已”。材料表明
A.爱国实业家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B.实业救国思想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C.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实业的重要性D.甲午战争推动商业立国思想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民权”与“民主”这两个词均为舶来品,同源于一个词,意为“人民的权力”。但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思想家王韬等人,均倡民权而反民主,认为“民主之制,犯上作乱之滥觞也”。这反映出当时王韬等人
A.固守“中体西用”思想B.中西文化交流遭遇挫折
C.民众权利意识日益增强D.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
2020-10-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入的国家相对单一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2020-10-09更新 | 19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中高二下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49年王韬初办报时“此足一失,后悔莫追”,时常隐匿编辑身份,鄙视报人职业。1867年漫游西欧后他将《循环日报》的宗旨定为“强中以攘外,课远以师长”,十数年后他成为“变法自强”与民族主义的“舆论领袖”。王韬的思想变化可说明
A.思想理性化在艰难中前进B.学习西政已成为时代潮流
C.士人仍视科举为终极目标D.报刊利于启民智挽救危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
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
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2020-07-11更新 | 6079次组卷 | 59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历史高考试题 (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94年(光绪二十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写道:“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避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人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其意在说明
A.禁止洋贷保护小农经济B.要学习西方与洋商争利
C.抵制日货强调收回利权D.倡导洋务主张变法维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