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国家决策机制上,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借鉴了孟子关于国君要听取“诸大夫”和“国人”意见的思想,发展出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民意见相同”才可实施的主张。该主张
A.突破了“中体西用"模式B.揭示了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C.与传统“民本”思想无异D.将学习西方制度付诸实践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3-1933年美国实行了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是美国经济赶超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时期。就整体关税来说,1789-1816年实行的是财政关税,1816-1863年是保护关税。在此期间美国先后制定了一些重要关税政策。受欧洲贸易自由化影响,1848-1860年,美国进口税率从60%下降到了20%一30%,结果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861年,通过新关税方案,将进口关税提高到了47%,1890年,选一步提高到了49%,即使到了1913年,美国进口品的平均关税仍旧高达32%。1930年,美国进口关税提高到了53%。在较高关税保护下,美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



——摘编自田索华《对外贸易保护与美国经济崛起:1783-1933>

材料二   受西方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郑观应力倡保护关税。郑观应认为,清政府实行的进口税畸轻、出口税畸重的关税政策,实为“困商之虐政”。为“决胜于商战”,建议师法“泰西税法”,“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重订税则,厘正捐章”。他建议对于出口货物,“税宜从轻”,“以广去路”;对于进口货物,“一律加征”以“重税以遏来源”,尤其是对那些“非日用所必需”之物,“虽加数倍亦不为过”。

——摘编自彭立峰《晚清海关关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贸易保护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郑观应有关保护关税的主张,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背景。
3 . 郑观应认为,君民共主之国“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扞格,难臻富强”。陈炽指出,君民共主之国“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这股思潮
A.强化了君主专制B.促进了民主共和
C.完善了西方民主D.推动了维新运动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在,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引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引自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材料三   康有为一再劝说提醒皇帝对此不可操之过急,康有为在专门进呈光绪的《日本变政考》所加按语中写道:“日本亦至二十年始开议院,吾今于国会,尚非其时也。”当百日维新已开始一个多月后,他还在《国闻报》上特意发表《答人论议院书》,公开表示反对设议院、兴民权。“敬告足下一言,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

材料四


                    

材料五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六   光绪帝请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有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一些强行查封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又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断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怨声载道。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结合材料四的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
(3)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他们的维新变法活动有何影响?
2020-03-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期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家,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是弱肉强食政策,标榜的“公法、公理”之类完全是骗人的宣传,他们要求清政府取消对民族资本的限制,改革税制,反对洋务派对工业的垄断,而且对八股取士和当时实行的教育制度强烈不满。郑观应说:“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1883年王韬在《弢园文录外编》一书中说:“西方有君主、民主、君民共主三种类型的国家制,以君民共主为最优。”……但是他们一般只是停留在宣传、制造舆论上,还没有或很少从事实际的政治活动,思想与行动没能做到有机结合。

——改编自范瑞祥、留筱霞《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

材料二:早期改良派实际上是由洋务派思想到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之间的一个过渡形态,因而在思想上当然没有康、梁那么系统成熟,其内部观点也不尽一致。有的批判专制而坚持传统的纲常名教;有的虽然反对“中体西用”的说法,却又主张固守孔孟之道,视孔子之道为“万世不移”,从而与“中体西用”派还是纠缠不清;有的主张伸张民权,但又怕民权太甚,主张设议院,又要君民平权,似乎又和他们经常提倡的君主立宪主张自相矛盾。

——张星久《中国政治思想史·近现代部分》

材料三:孙中山在创建南京临时政府时……宣布新成立的共和国“当成为统一独立与兴盛之国家”。……要实现“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内政之统一”等,坚决反对任何分裂中国的政治方案。辛亥革命失败后,针对国家四分五裂的局势,孙中山无论在言论上或行动上都更加重视国家统一问题……孙中山认为,中国之所以必须统一,不能分裂,一是中国“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只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才能使“中国变成很强盛的文明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观》


(1)根据材料一、二,概况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早期资产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
(3)根据材料三,概况孙中山国家统一观的主要内容。
2020-02-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3—1933年美国实行了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是美国经济赶超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时期。就整体关税来说,1789—1816年实行的是财政关税,1816—1863年是保护关税。在此期间美国先后制定了一些重要关税政策。受欧洲贸易自由化影响,1848—1860年,美国进口税率从60%下降到了20%——30%,结果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861年,通过新关税方案,将进口关税提高到了47%,1890年,进一步提高到了49%,即使到了1913年,美国进口品的平均关税仍旧高达32%。1930年,美国进口关税提高到了53%。在较高关税保护下,美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

1875年和1913年欧洲主要国家及美国制成品关税水平(%)

1875年1913年
欧洲主要国家平均值9.3215.09
美国42.340.8

——摘编自田索华《对外贸易保护与美国经济崛起:1783—1933》

材料二   受西方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郑观应力倡保护关税。郑观应认为,清政府实行的进口税畸轻、出口税畸重的关税政策,实为“困商之虐政”。为“决胜于商战”,建议师法“泰西税法”,“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重订税则,厘正捐章”。他建议对于出口货物,“税宜从轻”,“以广去路”;对于进口货物,“一律加征”以“重税以遏来源”,尤其是对那些“非日用所必须”之物,“虽加数倍亦不为过”。

——摘编自彭立峰《晚清海关关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贸易保护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郑观应有关保护关税的主张
2020-01-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B.王韬C.宋教仁D.胡适
8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革命与救亡并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晚清学习西方的思潮中,王韬认为:“诚使孔子生于今日,其于西国舟车、枪炮、机器之制,亦必有所取焉。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世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以上言论所反映的主张是
A.反对学习西方的近代技术
B.以儒家学说抵御西方近代思想
C.以西学取代传统儒家思想
D.以传统文化为主西方技术为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写道:“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其本也。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这反映了郑观应的思想
A.发展到政治实践阶段
B.打上了“中体西用”的烙印
C.对西方宪政认识肤浅
D.本质上属于儒家的民本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