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1 . 材料   胡适,安徽绩溪人,他创建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将“儿童中心主义”与“学校及社会”相结合,注重选课制和弹性制的规定,推行学制改革。胡适大力推行国语教育,尝试白话诗作,制定国文课程标准,为教材选用合适的白话小说、戏剧等。胡适认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注重孩子前期学习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注重孩子终身教育和做事、做人的教育。胡适引进杜威的“改良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强调这些思想必须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配合。胡适的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具有宝贵的时代价值

——据吴奕晓《论胡适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等


(1)根据材料,概括胡适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胡适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是欧洲社会的重要转型期,由于1848年的欧洲革命风暴严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和金融贵族,迫使统治阶级进行了某些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以后各国出现暂时稳定局面。在加上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以及欧洲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实行殖民掠夺,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从而使这些国家完全确立了大工业。16世纪起,世界史和人类文明通过几个主导着欧洲的国家而发生巨大改变。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欧洲“将它的影子和存在投向了世界的其他地方”。世界各地原本相互独立的文化和民族被欧洲殖民者的急剧扩张所吞没。

——汤家鹏《十九世纪欧洲社会转型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着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转型。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将国人对这一转型的早期认知过程总结为“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这一总结认识到了文化转型在整个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性。然而,此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并没有完全按照梁启超的思路进行,而是出现了历史主题的交错与反复:1949年前重走制度层面的艰难转型,直到新中国成立始告初步完成;从1949年到20世纪末,补课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探索经济转型;21世纪初至今,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重回历史舞台中央,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的互动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总结中国历史上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的成功经验,对于顺利完成当前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崔存明《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欧洲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并指出促进当时社会转型的政治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转型思路”的历史依据,并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制度层面所形成的主要特色。
2020-04-0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这个时候学界认为中国语言学是一种科学,中国人没有语法不科学,书写说话都不科学,太不像话,因此要用科学的方法来书写。当然最激进的方式就是把汉字废了算了……”这反映出当时的学界
A.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仇视情绪B.要求改变新文化运动发展方向
C.认为中西方文字应相互结合D.出现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要求
2020-03-2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卷(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1年,北京大学预科招生文言译白话的题目取材《世说新语》,白话译文言题目取材《儒林外史》,标点文章题则选了《稼轩词》,这些选材都是一些难入“正统”序列的稗官野史和笔记小说。这说明当时的北京大学
A.具有勇于挑战正统观念的精神B.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阵地
C.西式的教育理念占据主导地位D.揭开了反思新文化的序幕
2020-03-18更新 | 375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线上考历史试题
5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写道:“吾见夫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据此可知,他
A.强调思想解放以身体改造为基础B.指出中国急需开展体育教育
C.认为中国国民身体素质普遍低下D.鼓励青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2020-03-13更新 | 36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首位留美文学博士梅光迪在《人文主义和现代中国》一文指出,“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变革,现代中国人,至少其中严肃认真的一部分人,也正忍受着一种思想空白和精神领域的尴尬境况所带来的煎熬。”材料中的文化变革
A.开启了国人思想向近代转化的先河
B.确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C.使中国人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7 . 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常常被称作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主张复兴古代文化B.构建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
C.注重人的个性要求D.面临相似的政治经济环境
8 . 严复在维新变法时期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孙中山认为“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新文化运动主将们认为世界进化的前途就是“真正的民主政治”。上述“进化”观
A.传播了工场手工业时期英国科技成果
B.勾勒了近代西学东渐完整历程
C.反映了资产阶级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D.代表了当时世界最进步的潮流
2020-02-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20世纪20年代初以梁漱溟、冯友兰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派诞生,他们主张“援西学入儒”,“儒化、华化西洋文化”,用儒学来会通消融西学。该主张意在
A.强调传统儒学重要性B.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C.扭转新文化运动方向D.重塑民族文化新系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自我疗伤”﹣﹣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
B.“温药治疗”﹣﹣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C.“猛药重治”﹣﹣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开颅洗脑”﹣﹣确立起了民主科学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2020-01-17更新 | 8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