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0年7月,在华盛顿大学的中美学术合作会议上,他(胡适)以“中国传统与未来”(Chinese Tradition and the Future) 为题所作的公开演说中,最后一次试图将文艺复兴的概念.系统地应用到中国史上。他对五四之前的中国历史,总计区分出三次文艺复兴.第一次是第8与第9世纪中国文学的文艺复兴,那时白话开始出现在禅僧的诗与语录中.第二次文艺复兴出现在哲学.这里,他主要是指第11与第12世纪新儒学的崛起.第三次文艺复兴是第17与第18世纪的“学术复兴”,那时人文学者开始使用“科学方法”大规模研究古籍与史籍。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材料二:(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1918年一群北京大学学生,为他们新发行的月刊型杂志所取的名称。他们是在我国旧有传统文化中,受过良好熏陶的成熟学生:他们在当时几位教授所领导的新运动里,立即察觉到它与欧洲文艺复兴有显著的类似性. 下面几个特征特别使他们回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首先,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运动,发起以人民日用语书写的新文学,取代旧式的古典文学。其次,它是有意识地反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与制度的运动,也是有意识地将男女个人,从传统势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理性对抗传统,自由对抗权威,以及颂扬生命和人的价值以对抗压迫的一种运动。最后.说来也奇怪,倡导这一运动的人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但试图用现代史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来重整这一遗产.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运动。

一胡适《中国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所指的中国古代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新儒学”指的是什么?列举其主要代表人物并说明“新儒学”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新运动指的是什么比较该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相似性出现的原因
2 .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B.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
D.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3 .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迂腐思
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
洗刷的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住的。”资料反
映的历史事件
①它所倡导的最重要的政治观念是民主       
②其兴起是推翻帝制、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应     
③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④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
②③④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
4 . 从1918年1月起,《新青年》全部刊登白话文,仅1919年一年,中国就出现了400种以上的白话报,1920年3月,教育部要求小学各年级一律废除文言教科书。白话文的应用反映了
A.平民教育的兴起B.大众传媒的起步
C.文化平民化的趋势D.政治民主化的开端
2011-05-23更新 | 8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撰文:“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真理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下列有关该资料的说明正确的是
A.该文章可能发表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B.冲决封建网罗成为追求理想世界的根本目标
C.毛泽东深受维新派的思想熏陶
D.中国共产党人的救国之路已日渐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