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4年,陈独秀指出:“现今国势危急,内地风气不开,……惟戏曲改良,则可感动全社会,虽聋得见,虽盲可闻,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据此判断,他主张戏曲改良的目的是
A.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B.实现社会教化,推动儒学发展
C.启蒙民众,实现救亡图存
D.改良传统文化,指导新文化运动
2019-03-13更新 | 192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安陆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
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
C.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
D.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
2018-11-13更新 | 251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材料:下表分别归纳了部分西欧启蒙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言论。
西欧启蒙思想家言论中国思想家言论
伏尔泰当高卢、日尔曼和英吉利以及整个北欧沉沦于最野蛮的偶像崇拜之中时,庞大的中华帝国政府正培养良俗美德,制定法律,它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荀子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
孟德斯鸠要让人不能滥用权力,制度安排必须让权力制约权力。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政为民政、政由民出、政以为民。
卢梭最好的而又最自然的秩序,要让最明智的人来治理群众,要能确定他们治理群众真是为了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陈天华欲救中国,惟有兴民权,改民主,而入手之方,则先之以开明专制,以为兴民权、改民主之预备,最初之手段则革命也。
康德立法权属于全体人民,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而每个人只有服从自己的立法才是自由的,只有在服从立法的前提下,作为公民才是人人平等的。陈独秀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思想言论之自由,某个性之发展也,法律之前个人平等也。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初,清国向欧美派遣第一批留学幼童,他们习英语,打棒球,甚至剪发辫。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宣布撤销留美幼童团。甲午战后,日本成为留学首选地,截止1906年,粗略统计在日留学生接近2万人。在日本,这些留学生被讥笑为“清国佬”,全然没有了儒雅文人的形象,他们甚至避称自己是“清国人”。来自各地学生结成同乡会,出版如《民报》《浙江潮》《河南》《江苏》等刊物,据不完全统计,1901-1911年的十年间,留日学生出版的报刊达六七十种之多。这些刊物基本上都以反帝救为出发点,爱国思想明显。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