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某班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们中有一人的观点是正确的,他是
A.甲B.乙
C.丙D.丁
2 .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经声称他的某些主张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却层出不穷。林纾在自编的小说中表达了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诸人一网打尽的愿望,除了留下一个笑话外,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          )
A.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
C.学术宽容得到广泛认同D.学术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3 . 《新青年》杂志创刊的封面上印着“LaJeunesse”,就是法语 “青年”的意思。人们经常用它的副题“La Jeunesse”来称呼它。选择用法语来书写封面,最有可能是
A.因为法国才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发源地
B.北京大学开设的外语课程主要是法语
C.当时是在上海法租界,因此创刊时附上法语
D.当时中国思想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4 . 人文主义思想是世界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理,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  )
A.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
B.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
C.破除旧有伦理,冲击儒家思想
D.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7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里“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的事件是指(  )
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