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 . 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奇技淫巧”到“长技”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人们一般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材料二   从“臣民”到"国民”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这一称呼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


(1)依据材料一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明清之际到近代,中国出现了两次“思想启蒙”思潮,对儒学的发展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朝中后期,在复兴古学(经学)的潜流中,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在批判宋明理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实学思潮……从而开启了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

——王杰《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

材料二 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在民族救亡图存的现实压力下展开的。当时所有中国知识精英几乎有一个共识:“救亡的唯一途径就是启蒙”,而这个启蒙又是(西方)外来的,不是源自本身,这就导致了没有任何实现可能的极端偏执的“西化论”。……把矛头指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也正因为如此,类似于“孝道”“礼教”“男权”“纲常”“名教”等儒家所崇尚的核心价值,就成为五四时启蒙思想家们激烈批判的主要目标。

——李宁宁《启蒙语境中儒学的命运与现代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
(2)写出材料二中“中国的启蒙运动”所指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五四时“启蒙思想家们”激烈批判儒家思想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前后两次“思想启蒙”的出发点有何不同。
4 . 1904年,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刊文介绍了成汤灭夏桀,武王灭商纣,周公、召公实行十四年共和的故事,指出周召共和“仿佛和西洋人所说的贵族共和政体相同”,并把它描绘成一个“国内太平,家家富足,人人有道”“中国空前绝后的太平世界”。陈独秀此举意在
A.反专制宣传民主革命思想B.高举民主大旗批判传统文化
C.提倡文学革命力推白话文D.强调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5 . 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革命的成功实践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中华民族的逐渐觉醒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9到1918年是鲁迅沉默的十年。辛亥革命特别是二次革命失改后的黑暗现实,迫使鲁迅把早年“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热情,沉淀在、包褒在、压缩在冰一详的观察、探索中。国民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革命倒证明了鲁远早年的看法:办工业兴实业,“黄金黑铁”,固然不能解决救国问题,去皇帝改共和,也仍然不能使中国兴起。上层是一幕又一幕的政治丑剧,下层却永远沉沦在麻木、“平静”、不觉语和被宰割的悲惨境地中。

鲁迅这时对改革国民性问题的答案,已落实在对各种社会现象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恋进行彻底揭露和猛烈批判上。

——摘编自争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鲁迅重视“改革国民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鲁迅“改革国民性”的表现和影响。
2021-09-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李大钊主张“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园、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障碍,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步废除”。鲁迅主张“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B.批判伦理纲常C.呼吁人的解放D.倡导阶级革命
2021-09-12更新 | 791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19年3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提倡“父子有亲,兄弟相友,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B.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
C.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D.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
2021-09-04更新 | 240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余英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中尖锐指出,激进的知识分子挖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然后用他们自己也不甚了了的一种西方意识形态填补了这个空隙。由此可见,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具有崇洋媚外的民族心理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D.理性照搬西方意识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0年,陈独秀发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对如何继续“运动”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团体的活动”,二是“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创造的精神”,三是“新文化运动要影响到别的运动上面”。这体现出作者
A.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传统国家B.强调新文化运动社会革命的意义
C.肯定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D.说明中共早期组织建立的必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