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7 道试题
1 .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知识分子至少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大多数属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第二类更强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与西方文化之间进行衔接的关节点;第三类倾向于日德式的国家集权的建国主张;第四类试图通过农工阶级的觉悟来变革社会。这说明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
A.思想多元导致军阀割据出现B.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界主流
C.留学生是社会变革中坚力量D.西方思想的中国化改造加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史学家钱穆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治一乱云云,那只是中国人老话。如今世界进步了,像现代西方英、法等国,他们的治了不再乱,合了不再分的了,哪里像《三国演义》上所说。”该材料表明钱穆先生
A.认为各国国情不同,发展道路应有区别B.接受新史学的观念,认可西方现代文明
C.接受历史进化学说,反对中国传统史观D.批评《三国演义》,反对对历史的戏说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科学被提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下列图片与之直接有关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青年杂志》曾刊登过一位封面人物,他就是从贫苦移民,一跃而成为美国“钢铁大王”的卡内基。陈独秀曾撰文: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利之途”,造成“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这表明陈独秀
A.正确分析了中国落后的根源B.大力宣扬卡内基创业精神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意在宣传实业救国的思想
2021-08-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5 . 在陈独秀提出“德先生”与“赛先生”的说法后,有人提出还应引进“费先生”(Philosophy)、“穆姑娘”(Morality),以哲学补科学之不足,以道德补民主之不足。这反映了当时(   )
A.对西方的认识更加深入B.认识到了新文化运动的不足
C.认识到西方文明的缺陷D.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分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写道:“五四运动还有和这相联系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大功绩;这个反对老八股、老教条的斗争,也是它的大功绩之一。……但五四运动本身也是有缺点的。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反映了“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  )
A.安于现状,固步自封B.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
C.把一切西方文化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D.反对形式主义
7 .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补课。“补课”的主要含义是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地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崛起的一代启蒙思想大师,也接受孔子思想熏陶,高举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旗帜,将其发展到最高度、阐发到最强度,为法国启蒙运动注入了新的力量,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霍尔巴赫、狄德罗和重农学派代表魁奈,都表现出对孔子学说及其价值的虔诚与敬服,伏尔泰所倡导的“开明君主”就是中国儒家理想中的德君。狄德罗借助中国文化的材料,利用作为百科全书主编的特殊地位,开展对法国现实的无情批判。魁奈认为《论语》满载原理及德行之言,胜过于希腊七贤之语。启蒙思想家们通过研究孔子,进而把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写入1789年的《人权宣言》。

——摘编自陈奉林《孔子在欧洲》

材料二   20世纪的中国历经“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清人“天朝上国”的美梦破碎,“睡狮”惊醒。社会从渐进式的演变,骤然发生了急剧性的变迁,这种脱离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把中国带入了西方式发展的轨道。随之,文化思想领域“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孔子儒学遭遇空前的危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诸贤们,如陈独秀、胡适、鲁迅和吴虞等知识分子,称孔子为中国历史的祸根,并掀起了“打倒孔家店”的热潮,孔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往日神圣的光环,一时间尊严扫地,甚至成为人们诟病的对象。孔子长期的圣人尊号也被许多人改为“孔氏、孔老二、盗丘”等。

——摘编自傅丽丽《陈独秀孔子观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对待中国传统儒学的不同态度,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儒学在古代和近代的历史价值分别作出评价。
9 . 新文化运动是由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下列各项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有
A.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D.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10 . 中国历史上的“留学潮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揭开了近代中国留学潮的序幕,詹天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0世纪初,中国出现留学日本的热潮。留日学生高达2万多人,黄兴等人成为辛亥革命的骨干人物。五四运动前后,再次出现留学热潮: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中心,留英、留德、留日等也有较大发展。胡适(留美)邓小平(留法)刘少奇(留苏)等人是这批留学潮中的著名人物。

新中国成立以后,留学生的主要去向是苏联。1951年至1958年留苏学生共7493人,79.6%学习工科和理科。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中国有120多万人到国外留学,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2011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


问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历史上“留学潮”的认识。
2021-08-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