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1922年梁启超说:“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年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虽然他(思想界)流动的方向和结果,现在还没有十分看得出来,单论他由静而动的那点机势,谁也不能不说他是进化。”梁启超的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
A.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B.形成了思想包容兼收并蓄的局面
C.多元并存的社会思想齐头并进D.进步思想与反动思想的斗争激然
2021-05-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孙中山先生曾评论道:“此种新文化运动……摊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孙中山意在(   
A.肯定新文化运动极大推动了思想解放B.彻底放弃暴力革命转而从事思想革命
C.强调出版界对新文化运动起决定作用D.指出新文化运动得益于少数人的提倡
2021-05-2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至192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认为大学是培养硕学闳才的场所,教育应该是为受教育者本体着想的,要立于国民的位置。蔡元培先生革新北大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改变学生的观念。 教育学生在求学时要抱定宗旨,不将大学作为升官发财的阶梯。大学不是养成入仕致富资格和贩卖知识的场所,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而要求学生得真学问。致力于将学子培养成为具有高深学问的研究者和改造社会的中坚人物。他十分重视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对于人之个性培养的作用,并以养成健全人格。提倡共和精神来概括教育培养的功能。

——摘引自孔祥光《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高校迁往大后方坚持办学。然而,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华北联大却挺进到对敌斗争的最前线坚持办学,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当时,华北联大学生生源的来源十分广泛,他们的政治素质、家庭出身、文化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华北联大十分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学校设立了政治指导处,负责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各院系设立政治指导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这些课程包括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革命史新民主主义论解放区建设等专题报告,比重约占全部课程的20%。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学生消除旧中国的教育和生活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培养良好的政治品格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摘编自王大广《华北联大的办学特色及历史贡献》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的历史背景,概括蔡元培北大办学的核心理念。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北联合大学的办学方针与蔡元培北大办学方针的不同之处。据此分析中国共产党创办华北联合大学的历史意义。
2021·河北保定·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陈旭麓认为,如果说《新青年》杂志是较早地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了“五四”新文化和爱国运动;那末《民报》就是较早地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由此得出《新青年》《民报》
A.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B.介绍了革命派的理论主张
C.表达了要求民主和进步的愿望D.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新青年》杂志第一期第一号封面人物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陈独秀撰文指出,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利之途”,造成“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由此可见陈独秀主张
A.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B.培养拼搏进取的新国民精神
C.走振兴工业的实业救国道路D.组织工人阶级建立工人政党
2021-04-16更新 | 692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鲁迅对传统生活的虚伪与残忍的谴责,其严肃的道德意义甚明,表现得极为熟练,这可能得益于他的博学,更甚于他的讽刺技巧。在《狂人日记》中,他没有把狂人的幻想放在一个真实故事的构架中,而是加油加醋,把各种中国“吃人”的习俗写进去,因而未能把他的观点戏剧化。然而作为新文学的第一篇欧化小说,《狂人日记》仍然表现出了相当出色的技巧和不少讽刺性。故事开端的介绍说狂人“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做正常人的代价,似乎便是参加“吃人”游戏的行列。

伏尔泰的小说《老实人》中的主人公老实人“性格率真,思想单纯”。开始,老实人相信他的老师庞格罗斯运用“心理玄学、神学和宇宙学巧妙证明”的知识,认为“万事有果必有因”“一切都完美”。然而,“人间天堂”瞬间倾覆,厄运与灾难接踵而至,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完美世界”的说法是无稽之谈。《老实人》与其说是对乐观主义的批驳,不如说是对人们试图用以解释和主宰他们生活的各种体系的嘲弄。

——整理自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和韩水仙《小说与启蒙-1750~1789法国小说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狂人日记》的思想主旨和《老实人》“对主宰他们生活的各种体系的嘲弄”的实质,并分析两部文学作品社会背景的共性。
(2)谈谈你如何认识文学作品的史学价值?
2021-03-2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复旦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文化派和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主张主要有以下不同:新文化派重在揭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 “质变”和“飞跃”,以说明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是“新陈代谢”“弃旧图新”;文化保守主义者则重在揭示文化发展中的“量变”和“渐进”,以强调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是“新旧杂糅”“存旧立新”。他们的分歧类似于
A.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B.洋务派与保皇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D.国民党左派与右派
2021-03-2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9年,我国知识界兴起了整理国故运动,认为国故(我国固有的文化)中有“国粹”,也有“国渣”,要“博采参考比较的资料”,把这两者分清楚;治史的目的是“明变、求因与批判”。这一运动
A.旨在反对袁世凯复辟B.弘扬了传统的史学价值
C.具有全盘西化的倾向D.适应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10 . 阅读下列材料,按所提要求作答。

材料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在他的《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写道:“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一“传承”和“交流”一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转征,概而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发的原因做解释。”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传承和交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21-03-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北区字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