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6年至1957年间,我国新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原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版面扩大。这直接得益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C.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2 . 1956年下半年,我国科技文艺领域出现了多次大讨论,既有戏剧界对“鬼戏"是否是封建迷信的讨论,也有对麻雀是否是“四害(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的讨论。这些讨论
A.表明科技文艺政策亟待确立B.践行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不利于科技文艺界内部团结D.反映了“左”倾思想的盛行
2020·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7 年,毛泽东谈及《我们对目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一文,我們要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而自豪并且提出“会不会乱?会不会被批倒?毒素怎么办?”等问题,具体说明文艺工作要“放”。这表明毛泽东主张
A.对文艺工作不应该限制过多B.文艺不应该有意识形态的限制
C.文艺工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D.文艺工作要大力复兴传统文化
2020-09-11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新高考创新卷》选考历史试题(一)
4 .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  )
A.“双百”方针的贯彻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
18-19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5 .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股发自晚明的新思潮,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的藩篱,萌发民主性的光华。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二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依据材料一判断其所谓的“异质因素”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潮的认识。
(2)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共中央为何要提出“双百”方针并概述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3)材料二中“独特社会”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处的社会背景分别指出上述思想文化的差异性。
2020-09-08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4单元 近现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化-2018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卷
6 . “特殊岁月里的激情燃烧,时代转折中的人性复苏”取材于某部电影的宣传海报,该电影凸显了“知识改变人的命运,一代人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命运”的深刻主题。这部电影应该是
A.B.C.D.
2020-09-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内,在文学艺术上提倡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提倡百家争鸣。这实质上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
A.多层次和多样化B.先进性和革命性
C.排他性和兼容性D.合作性和共生性
8 . 中国共产党预见到农业合作化将在1955年底完成,并且开始为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做出新的努力,愈来愈转向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为此,第二年提出了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B.“科教兴国”战略
C.“863”计划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2020-08-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制定正确的科技战略,推动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大力发展和科技大国的成长,并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果断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把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先后研制成功。

材料二 鉴于斯大林时期由苏联最高领导人裁决科学与艺术争论,并在文化学术领域扶持一派打击另一派的恶劣做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

——陈立中《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高新技术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并简述“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意义。
2020-08-01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10 . 有学者指出:“1956 年,在中国社会的变革历程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956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下列各项中,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①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②强调了在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③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变革          
④明确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