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1 . 余伟民、郑寅达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中说道:“法国要追逐的目标和手段,比英国更为偏狭和近视,除了分享德国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外,主要是企图独揽欧洲大陆的霸权。为此,它要通过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使之永远降为二等国。”法国的手段包括
①肢解领土     ②制裁经济     ③均势外交     ④限制军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 . 战争背后是外交的舞台。以下政治人物的言论,发表于一战前后。结合相关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言论,正确的是
①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国外长皮洛夫)
②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我们已成为世界公民。(美国总统威尔逊)
③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英国外交大臣格雷,1914年)
④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法国总统庞加莱)
A.①④②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
3 . 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20世纪初英国与法、俄签订协议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
B 1916年,德军出动了飞机和飞艇 德军歼灭法军主力,取得凡尔登战役胜利
C一战前,美德关系十分紧张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D 英法美日签订《五国条约》 现代大国间签署了第一个裁军协议

A.AB.BC.CD.D
4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一方面“泛日耳曼主义”在德国大量出现,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竖立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模型,在乐队的吹奏声中,模型被点上火;而另一方面俄国媒体大肆宣扬:所有斯拉夫人应当只使用一种语言——俄罗斯语,只有一种信仰——东正教,只存在一个国家——俄罗斯,只有一个领袖——沙皇。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欧洲
A.军国主义盛行B.俄德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C.极端民族主义泛滥D.封建残余浓厚
2021-03-31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5 . 资本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虽然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却大约提高了35%。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经济发展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发育的社会环境、市场活动主体的自由度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宗教、政治观点多元,任何差错都了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但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取得了足以令人称道的重大成功,推动了英国经济的真正增长。

——摘编自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在实现英国“真正增长”中所做出的努力。

材料二   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显示了联合王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同期英国通过议会制度改革,推动了民主化运行机制,以促进民众的和平、安全和公共福利。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英国向自由主义迈进的趋势。这一趋势得益于英国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和思想观念的长期发展,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源于1718世纪经济社会生活的思想观念发挥着超越历史时空的发酵作用。

——摘编自摩根《牛津英国通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指出并分析17、18世纪创造联合王国“优势”的“思想观念”。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不得不加以改变,从而引发欧洲两大军师集团对峙的最终形成,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改变自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事件。并写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最终形成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以及其间最主要的矛盾。
2021-03-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压迪民族正在逐步觉醒。

——吴于廑等《世界史》

材料二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①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③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影响,并据此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主要矛盾。
(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你更倾向于材料二中的哪一种看法?请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2021-03-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对上述两件大事分析正确的是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②协约国力量并未因俄退出而削弱
③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 . 1914年6月,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的报纸都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主要原因有
①欧洲各国都十分关注巴尔干局势②该事件极易成为挑起战争的借口
③刺杀手段引起了欧洲各国的愤怒④巴尔干地区的矛盾十分错综复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三国同盟中的核心国家位于下侧地图中的
A.①B.②C.④D.⑤
2021-03-2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6月,一战爆发。8月,北京政府颁布的《局外中立条规》,宣告中国恪守中立,一切事宜,均按国际公法办理。1915年,协约国为打击德国在华势力,曾劝诱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袁世凯政府为摆脱日本控制,亦有参战打算,终因日本反对作罢。《朝日新闻》对中德问题有评论:“中国参与战事,将于和平会议得一席之地,而获与日本对等之投票权,则会议处分青岛等问题时,日本将不利。”

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而致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已握。中国政府以中立国的身份,从维护国际公法和遵守人类公理道义原则出发,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出严正抗议。协约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后,转而支持中国参战。北京政府内部却意见不一,演变出府院之争,最终段祺瑞掌握政局,决定参战。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有识之士皆主张对德宣战并掀起舆论热潮。8月中国正式对德宣战。中国随即收回德奥在华特权,掀起对协约国的修约谈判

———李志学《“一战”对德外交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中国政治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

材料三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他的评论的确很有道理,而且其正确的程度比他当时所能预见的还大得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王朝。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格雷的评论“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是什么意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的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