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先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2019-01-30更新 | 3358次组卷 | 5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德意志统一后,为建立和维护其欧洲霸权,俾斯麦不得不“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其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充当“欧洲这个不倒翁娃娃的重心”。但不幸的是噩梦终完成真。其“噩梦成真”主要是指 ( )
A.德意结盟B.英法结盟 C.英俄结盟D.法俄结盟
3 . 一战期间作为主要战线的西线战场发生了多次重大的战役。结合地图标数,理解正确的是

A.①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B.②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
C.③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D.④兴登堡防线突破后同盟国彻底瓦解
4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浩劫,但客观上又在某些方面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例如,战前法国士兵的服色比较鲜艳,随着战争的发展,换成了新式的为战壕战量身定做的军服。关于一战说法正确的是
A.索姆河战役中德军率先采用新式武器坦克B.大战后期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推动化工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流程的改进D.战后英法美建立国联,倡导集体安全,具有进步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战时期某一战役的过程如下:“7月15日,德军集中优势兵力越过马恩河,楔入法军阵地3—10公里。7月18日,协约国联军转入反攻,夺取德军占领的马恩河突出部、亚眠突出地带和圣米耶尔突出部。德军遭受重大损失,退守兴登堡防线。”对这一战役分析正确的是
A.是一战中双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B.德国视此役为“碾碎法军的磨盘”
C.巨大消耗战之后双方未能分出胜负
D.美军大规模加入让协约国实力大增
6 . 阅读下表,表中各大国钢铁产量在不同阶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38年各大国的钢铁产量(单位:百万吨)
1910年1913年1920年1930年1938年
美国26.531.842.341.328.8
英国6.57.79.27.410.5
德国13.617.67.611.323.2
法国3.44.62.79.46.1
俄国3.54.80.165.718.0
日本0.730.250.842.37.0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
A.英美受益于一战且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B.德日未受一战影响但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C.俄国受一战影响但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法国既受到一战的影响又受到二战的影响
7 . 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C.赢得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8 . 潘尼卡说:“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他界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依据是
A.一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B.一战只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
C.一战后英法是主要的分赃国D.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2017-07-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0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当他到达巴黎时,法国群众面带愠色,有的人甚至喊出反英的口号。但他毫不在意,到处发表演说,宣称两国友好在他心目中“常居首要地位”。英王“毫不在意”的主要原因是他力图
A.消除英法在争夺世界霸权方面的矛盾B.巩固英法两国签订的英法协约
C.弘扬英法两国的传统友谊D.调整与法国的矛盾,寻求与法国和解
10 .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面对德作战。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意大利背信弃义B.同盟国内部不团结
C.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D.协约国稳操胜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