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1914年8月4日英国宣战之后,头几周内,人民的抗敌情绪相当高昂。政府声称,这是为维护自由原则的一次战争,为保卫像比利时反抗德国人的侵略,或支持塞尔维亚反对当前的奥匈威胁。毫不奇怪,只要把这次战争说成是神圣的事业,就会得到民众的支持。据此可知,英国民众抗敌情绪高昂的原因在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正义战争B.政府对战争的鼓动性宣传
C.民众极力维持欧洲大陆均势D.和平主义思潮在英国盛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政府据此竭力奉行所谓“真正的中立”。美国推行的“中立”政策,用威尔逊自己的话来说,是为了保卫美国人的生命和财产以及保证美国公民在公海上完全享有他们举世公认的权利。随着一战的深入,战争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用与功利的民族特性使美国政府对一战的政策与态度发生了变化。1915年春季以后,美国逐步抛弃了其中立立场,转而倒向了协约国一方,美国终于在1917加入了协约国集团进行对德国作战,为一战协约国一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20世纪30年代,纳粹主义在欧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的元首,纳粹主义横行欧洲。但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实行中立政策,与同盟国和轴心国集团两方面都进行大量的贸易,大发战争横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势力在亚、非、欧洲恶性膨胀,美国的国家利益日益受到威胁,美国最终放弃了中立政策。特别是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的《租借法案》,标志着美国向加入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列中跨出了一大步。1941年12月7日,美国终于在珍珠港呼啸而来的炸弹声中结束了其中立政策。美国参战后,凭借着自身强大的综合国力,使盟国的力量大大加强。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逼迫日本投降了。美国的参战大大加速了二战反法西斯的胜利。

——摘编自马楼楼《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战争政策变化的共同特征,说明影响其政策变化的决定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的影响。
2020-08-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材料   美国共和党反对派早在19世纪就使美国走上了全球竞争与对外扩张的道路,他们急切地希望扩大美国的势力范围,因此他们一直批评威尔逊政府的软弱。威尔逊尽力消除他们的这种疑虑,但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如果英法两国失败,其国内经济必然崩溃,这势必会影响到美国的利益,对美国国内原本已经萧条的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对威尔逊而言,战争是让其成为国际秩序救世主的绝佳机会,同时也可以让美国加速崛起成为国际主导者。为了实现野心,他必须让美国加入战争,而且要求一旦实现停战,他必须在谈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最终,美国脱下了保持中立的虚假外衣,加入战争之中,在最恰当的时机,军事增援英法从而破坏德国的军事地位。

——摘编自【美】保罗.艾特伍德《美国战争史(1775~2010)战争如何塑造美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参加一战对战争形势及美国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1和1848年英国曾爆发了两次霍乱,当时正值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拥挤的住房、恶劣的卫生环境加剧了霍乱的流行,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以查德威克为代表的医疗卫生改革者们认为,预防疾病要比遭受这些疾病带来的后果更划算,他们推动议会在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案》,组建了由中央到地方的公共卫生机构,建立起了城市的供水和排污系统,推动了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英国的公共卫生运动就此展开。

       ——摘编自毛利霞《19世纪中叶英国霍乱与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

材料二   在《美国被遗忘的传染病》中,探讨了1918——1919年大流感对美国和世界历史的影响。他认为,这场大流感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尤其是传播到以欧洲国家为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造成了大量的士兵和平民死亡,其破坏性远大于当时的战争。据保守估计,在10个月内,大约有55万美国人死于这场流感,而“美国军队在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死亡人数总计才42.3万人。”

   ——刘文明《从全球视野与生态视角来考察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 9世纪中叶英国公共卫生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1918美国大流感”破坏性强的原因。
2020-06-0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工业上,与此相同的格局也很明显,因为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到 1929 年时,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大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产量。因此,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完全改变。欧洲已不再像在 19 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这一革命的紧要关头,许多欧洲人都期待两位非欧洲人……的指导。数百万死伤的人和城乡冒着烟雾的废墟使得广大民众易于接受进行革命和实现社会新秩序的号召。为了模仿布尔什维克革命,柏林、汉堡和布达佩斯都建立了苏维埃。伦敦、巴黎和罗马街头也举行了示威游行。威尔逊的密友豪斯上校在 1919年 3 月 22 日的日记中写道:“不满的呼声每天都有。人民需要和平,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匈牙利刚刚屈服。我们正坐在一座露天火药库上,总有一天,一颗火星便能将它点燃。”

——《全球通史》

材料三   只有少数几个人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美国黑人领袖 W.E.B.杜波伊斯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于 1918 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二中“许多欧洲人都期待两位非欧洲人……的指导”,这两位非欧洲人是指哪两个人?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0-04-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梁启超一直推崇西方文明,但是他于民国 8 年游欧归来后,发表《欧游心影录》,正式宣布科学破产, 开始埋首整理国故。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一战的对欧洲的打击B.新文化运动发展深入
C.十月革命一声炮响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2020-04-1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7 . 材料 1914年9月,日本登陆山东与德国开战,很快取代德国占领青岛,中国政府屡次要求日本撤军均被无视。袁世凯与外交总长陆征祥认为:“只有参战,到(战后)和会时再提出(解决青岛问题)。”1917年4月,美国邀中国一致对德国宣战,段祺瑞认为:“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中国将成局外之人,而我国参加,那将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时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必将提高中国之国际声誉。”1917年8月,段祺瑞政府对德奥宣战。对德宣战后,北洋政府将天津、汉口的德奥租界正式收回,设特别市政管理局管理租界内一切行政事务,协约国要求将该租界辟为公共租界交协约国管理,但遭到了中国政府的拒绝。同时,中国停付了德奥两国的庚子赔款,协约国也同意庚子赔款自1917年12月11日可缓付5年。战后,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出席巴黎和会,和约承认中国政府取消德国在华一切特权。

——摘编自唐启华《巴黎和会与北洋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洋政府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参加一战的影响。
2020-02-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5年5月7日,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遭德国潜艇击沉,遇难中有128名美国人。英国政府立刻动员各种力量在各个中立国家不断报道该事件。英国的举动
A.促使美国迅速做出了参战决定
B.有利于英国海军夺回制海权
C.遏止了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D.加剧了美德两国紧张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以下是一战爆发前,三个欧洲国家不同的心态:甲国——仍然无法忘记在1870—1871年那场战争中所受的耻辱;乙国——对德国支持奥国这一点深感不安;丙国——怀疑任何一个可能会威胁到欧洲大陆权力平衡的国家。据此判断,甲、乙、丙对应的国家是
A.普、俄、英
B.法、意、俄
C.德、英、法
D.法、俄、英
10 . 熊伟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中写道站到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确实没有给我们提供什么。人类并没有因为这一惨痛经历而变得清醒和理智,也没有因此而变得宽容和公正,他们仍然沿着老式的路数来思索和处理问题。”作者认为
A.各国并未吸取教训继续我行我素
B.人类在一战后根本没有进行反思
C.一战使各国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D.—战造成的物质损失还不够惨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