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社会记忆以及二战前和平主义思潮的盛行,使得一战期间英国政府“为了国王和国家而战”的口号失去吸引力。在二战前的和平主义运动中,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和数百万民众寄希望于国联来防止战争。英国对德宣战后,和平主义和绥靖主义思潮在英国仍有很大影响力。英国民众不再像一战时那样用欢呼声以及对军事荣耀的期待去迎接战争,相反,二战被视为一场人们缓慢接受的、不可避免的战争。政府与人民之间缺乏信任,政府的战争动员话语较少涉及人民。负责政府战时宣传的信息部由于机构庞杂、分工不明、人员业余等弊病,给人留下愚蠢且无能的负面印象。在此背景下,政府动员话语逐渐出现“人民战争”的转向。“人民战争”话语延续到战后初期英国的社会转型中。在1945年大选中,工党领导人艾德礼表示,“人民”在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牺牲,必须建立“人民的和平”即符合“人民”利益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工党最终赢得大选,映射出“人民战争”话语承载的价值理念在战后英国的社会吸引力,为战后英国共识政治的确立提供了基础。共识政治的基础主要包括混合经济、充分就业和福利国家。

——摘编自莫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民战争”话语的生成、传播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说明英国“人民战争”话语生成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3-11-2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背景是什么?
2022-06-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3问题导学-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3 . 1914年8月严复撰文指出:“此次世界战端一起,进出口货物交往当有隔碍。以德奥之强,初战当能与协约国以盛势。然彼国资源远远逊英法美,如战局久持,德奥必遭败北,可断言也。”该文
A.反映出当时战局已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
B.颇具眼力地预见了同盟国集团失利的重要原因
C.写作背景是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D.指出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2022-04-07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国外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我们不能,也不愿意容忍这样。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12月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二   我不劝你们去工作,我劝你们去战争。我不劝你们求和平,我劝你们求胜利。将你们的城市建到维苏威火山脚下。将你们的船只派往从未探索过的海洋。在与旗鼓相当的敌手的战争中生存。只要你们还未能成为统治者和占有者,那么你们就去做强盗和征服者。

——德国哲学家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皮洛夫发表演说的背景,并指出德国推行侵略扩张的外交政策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尼采宣扬的观点,并进行批驳。
2021-07-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1880年国际《马德里公约》的规定,各大国在摩洛哥都享有平等的权利。20世纪初,法国通过在其他地区作出让步,换取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同意它在摩洛哥有权“自由行事”。摩洛哥是南扼直布罗陀海峡的战略基地和铁矿产地,德国早就企图攫取它。19053月,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的丹吉尔港,发表挑衅性演说,声称摩洛哥素丹是“独立君主”,列强在摩洛哥“地位绝对平等”。随后,德国首相毕洛夫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摩洛哥问题,并以战争相威胁。这就造成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但是由于英、俄两国支持法国,德国被迫让步,危机得以缓解。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得以缓解的看法。
2021-07-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作为远东唯一战场,青岛商民损失惨重。据 1918 年青岛商民损失统计结果显示,共计受损失者 1548 户,因受枪弹殒命者 40 人,损失总额计银元 19128993.42 元。1918 年下半年,青岛总商会应政府要求,缮具商民损失、欠债等材料,作为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对德索赔的证据之一。为抗议列强将德国原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最终未签署《凡尔赛和约》,因此中国只能在会后与德国就赔偿问题进行双边谈判并获得了数额尚可的赔偿款。与此同时,青岛总商会不断地向各级政府机关申诉,请求政府拨出部分赔偿款补偿商民损失。但因中国当时内外交困,政府需款孔亟,总商会人微言轻,所作种种努力皆未能奏效,青岛商民未得到任何赔偿。

——摘编自张维缜《一战后中国对德索赔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青岛总商会开启对德索赔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青岛总商会的索赔行动。
2021-06-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仿真(1)历史试题
7 . 1917年,威尔逊在美国国会的演说中说:“我建议国会宣布德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对以上演讲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商船遭受重大损失推动了美国对德国宣战
B.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为了捍卫世界的和平和正义
C.“自私和无人性的权力”指的是德国法西斯纳粹统治
D.背景是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以维护德国制海权
2021-05-0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德国外长皮洛夫在1899年末的一次演说中说:“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以下选项不属于该演说的背景的是(  )
A.世界被列强基本上瓜分完毕B.德国经济迅速发展
C.英国拥有最多的海外殖民地D.英法协约正式签订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告诉我们,极端民族主义对本国和世界和平都具有消极后果。各国不仅应当防止极端民族主义的滋长,更应当避免极端民族主义主导本国的政治与外交。一战还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是,国家军火产业掌握在私人垄断资本集团手中对和平具有危害性。威廉二世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其当时高度发达的军火产业有很大关系。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军火产业急剧发展,在帝国生产总值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私人垄断资本的军火财团在德意志帝国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人是推动德国对外发动战争的主导力量。因为没有战争,他们的军火产品就无法推销出去,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在军火产业完全由私人垄断资本掌握和控制的国家,容易发动战争或催生战争。因此,当今世界,防止大国发动战争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由国家控制和经营军火产业,用纳税人的钱即财政拨款生产军火产品,军火产品仅用于国家安全和防卫,而不以营利为目的。

——摘编自张利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和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启示。
2021-02-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英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对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英国女性就业增长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材料二   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让她们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19世纪70年代后,妇女选举权问题在英国导致了一场持久的全国性的社会运动,各种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不断涌现,运动也从温和走向激进,并在一战前达到高潮。……《1918年人民代表法》最终出台。根据这部法案,英国的选民人数增长3倍,从战前的770多万增加到2140多万,其中女性选民840万。

——摘编自薛永生《论一战与英国妇女选举权的实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女性就业情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