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起于萨拉热窝,大战的战火却始于中立国比利时。下图是协约国的宣传漫画《不可征服》。漫画喻指比利时的抵抗
A.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B.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C.为英法赢得准备战争的时间D.迫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2021-04-28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三大联考-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山东卷)
2 . 下图是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趋势图。其中丙曲线代表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中国D.日本
3 . 1917年11月8日,列宁在第二届全俄苏维埃大会上“特别向人类三个最先进的民族,这次战争中三个最大的参战国……的觉悟工人呼吁”,号召他们坚定有力地支持俄国工人,“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三个最大的参战国”是指
A.英国、法国、德国B.美国、英国、日本
C.美国、英国、中国D.英国、德国、中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7年,杜亚泉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不道德之判决,在力不在理”。他一再强调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有“确信”,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而要“以彼之长,补我之短”。这一观点形成主要是由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B.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一战后的停战纪念日里,英国政府主导着社会记忆的重构,哀悼战争死难者在较长时间内成为纪念活动的主题。后来在以退伍军人为代表的公众推动下,这一主题由庆祝军事胜利逐渐转向多重性,在他们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在是光荣和正义的战争。这表明当时英国
A.民众对一战的反思趋于理性B.公众的价值观念趋向务实
C.政府主导着民间舆论的走向D.政府与民众矛盾渐趋尖锐
2021-03-02更新 | 1047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提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作20世纪的开端——这绝不是偶然的,因为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决定了中东欧地缘政治的转型。材料旨在说明一战
A.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B.对欧洲民族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C.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D.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8 .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结合欧洲历史发展进程,对其时期判断正确的是

A.图①是一战之前B.图②是一战之后
C.图③是二战之后D.图④是当今时代
9 . —位法国观察家在1912年指出:“在过去两年里我们多少次地听到人们说,’战争要比这种永久的等待好!’在怀有这种愿望的时候,不存在悲伤,而是一种私底下的期望。”这反映了一战前欧洲
A.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B.各国社会秩序稳定
C.人民对战争普遍向往D.爱国主义传统深厚
2021-02-02更新 | 951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华工群雕塑像及碑文。由此可知,华工入欧

华工群雕塑像由华工挖战壕、运炮弹和抬担架三座雕像构成。底座上雕刻的碑文如下:公元1917年,一战惨烈,人力急缺。14万华工抵欧,解协约国后勤之燃眉。是年11月15日夜,德军轰炸布思本村华工营地,13名华工牺牲。值此惨案百年之际,特建此雕塑,以铭记今日和平之不易,告慰死于欧洲战场之数千华工。
A.基本上解决了欧洲劳动力问题
B.奠定了中国成为战胜国的基础
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D.显示了欧中人民之间友好情谊
2021-02-0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