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合作、共赢符合人类的共同和长远利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形成后,一个国家借助关税、货币贬值或者外汇管制来改善自己商品的地位时,这种战术会遭到报复。30年代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存在严重的保护主义,各国高筑关税壁垒,引起了经济战,加深了危机。美国凭借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千方百计地按照其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据杨泽伟《试论30年代经济危机对世界整体发展进程的影响》整理

材料二   鉴于过去国际联盟软弱无力的状态,二战后建立了强有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宪章》赋予了联合国在调配使用各国武装力量方面拥有了比国际联盟大得多的权力,在表决程序上,分别采用三分之二票和简单多数票通过,并建立了安全理事会这样一个核心机构,被全权赋予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责。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呈现出大国的核心作用与弱小民族的权益保障并存的特点,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的非殖民化进程。战后十余年间,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此导向不无关系。

——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期重建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期美国为实现其“世界经济蓝图”召开的会议并简述其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参加国家和决策原则两方面分析“国际联盟软弱无力”的原因。结合材料概括联合国诞生的历史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采取的新经济政策一直实行到1927年。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基本问题是要恢复城乡之间的贸易……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阶级和农村大农场主或富农的产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战争和革命带来的严重破坏得到恢复。但实际上经济并没有真正的进展。

——摘引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巴黎和会仅仅暂时解决了欧洲列强战后的和平问题,却没有解决日、美、英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192111月,华盛顿会议正式举行,会后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华盛顿体系。美国作为该体系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遏制日本方面取得了成功。

——摘引自金卫星《中美关系史纲(1784~2010)》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经济政策”作简要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是如何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遏制日本的,并指出打破这个体系的事件。
2021-03-05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美国)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扩大对外贸易。在保护性政策之下我们已经发展出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在很多领域超过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我们常要扩张,我指的是我们可以获利的、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扩张。我们不追求领土的兼并......

——布莱恩(1889-1893年任美国国务卿)

材料二   我们不再是独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乱所成的30个月未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

——19173月美国统伍德罗・威尔逊就职演说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20世纪20-40年代美国如何对中国进行“贸易扩张”的?
(2)阅读材料二,威尔逊在演说中暗示美国外交政策即将发生怎样的调整?结合所学,简述美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外政策的主要变化,并指出从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反映出国际关系中的共性规律,
2021-02-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是美国重要的外交传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贝米斯(美)《美国外交政策史》中说:“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在1796年才第一次明确地清楚地规定下来。华盛顿的《告别演说》的贤明而完美的思想真正体现了开国元勋们的经验和智慧。一百多年来没有一个明白是非的政治家认真否定过。”

——肖海芹《孤立与发展-美国建国初期的孤立主义造析>

材料二   “威尔逊的失败,不是以国联是否为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或国联的正式成立来衡量”,而是“早在欧洲时,他就失败了,相较于克里蒙梭的冷静、睿智、胸有成什,威尔逊要逊色很多了,对于克里蒙梭的提议,他总是节节败退,合约条款的大多数内容都是由英法两国拟定。威尔逊“偏袒德国”的主张没有得到欧洲战胜国人民的欢迎,而对于德国的“特定保证”也没有实现。他离开巴黎时也许更像是一个和会的“局外人”。成立国际联盟是威尔逊理想主义最为核心的一部分,而《凡尔赛和约》中的国联已经蜕变成英法两国倩以控制他国的工具,其实质上更像一个一致对外的军事同盟,到关键时刻就只是一个没有实际作用的“空架子”。威尔逊理想主义第一次尝试的失败,固然与其在整个和会中的个人表现有关,但是,这背后还有更为深厚的国际背景因素和国内政治传统因素。

——摘编自《浅析威尔逊理想主义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单边主义一度大行其道,美国不顾包括西欧主要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世界多极化趋势似乎受控。美国学者克劳斯·海默在90年代初宣称世界进入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时刻。在这种单极论盛行下,基辛格头脑冷静,在1993年告诫世人,由于共同敌人和威胁的消失,西方联盟的凝聚力下降,欧洲、日本与美国的利益冲突增多。同时,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日本、德国或欧盟及中国必将崛起,美国尽管还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对国际体系的控制力在下降。

——摘编由人民网学术论坛《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此处的“外交政策”是什么?除了外交政策上的忠告,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还提出了哪些建议?
(2)根据材料二,概括威尔逊理想主义失败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劳斯·海默认为进入以美国主导的单极时刻的原因。用20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在国际舞台的活动证明基辛格观点的正确性。
2021-01-14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1届高三1月选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22月,据英国记者沙利文报道:当休斯提到英国应停止建造“乔治五世号”主力舰时,英国代表、海军上将比蒂勋爵“在靠椅上向前一趴,活像一只躺在门口太阳下打盹的猛犬被一个粗鲁的过路人踢了一脚似的。……经过86天的激烈争吵,最后总算达成了一些初步的协议。应该承认,它是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国家就局部裁军问题达成的唯一协议。会后,按照协议的具体规定,缔约各国都拆除了一批正在建造和服役的主力舰,并在10年内相对缓和了主力舰的造舰竞赛。

——《浅谈20世纪英国海军战列舰发展史》

材料二   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2)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3)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引自人教版《战争与和平》教材


(1)材料一中的“协议”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的历史地位及造舰规定上存在的隐患。
(2)写出材料二内容所引自的条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约的影响。
2020-11-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尔逊主义认为,一战的意义就在于终结掉那些奴役人民的大帝国,让人们获得普遍自由,从而让一战成为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威尔逊认为,之所以会爆发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就是大帝国以建立力量均衡为名,压迫弱小民族,引发内外各种矛盾导致战争。因此,为了确保世界和平,便应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允许弱小民族独立建国。

——摘编自施展《国际政治学40讲》

材料二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概括材料一中“威尔逊主义”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一战后世界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并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2020-10-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巴黎,曾经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角逐舞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3年11月2日,也就是《巴黎和约》签订的2个月后,美国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发表“告别辞”:“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而且战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想到这一点只能激发起我们的惊叹和感慨之情。而美国军队在长达8年的时间内几乎忍受了所有可能的痛苦与挫折,他们所代表出来的无与伦比的坚韧精神正是一个永恒的奇迹。”

——引自《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二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政策。英国虽然支持欧洲联合,但不愿意直接参与。1948年,英国提出“三环外交”构想,将英联邦、美国和联合起来的欧洲作为英国外交的重要三环,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西欧6国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即《巴黎条约》)。……上世纪60年代,英国三度申请加入欧共体,但在1963年和1967年两度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否决。1969年12月,欧共体六国决定同英国展开谈判,并于1972年1月达成协议。1973年1月1日,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人民日报》,2016年6月25日,《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3年签订的《巴黎和约》的主要内容,指出“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最终达到了什么“战争目的”。并简要概述和约签订地所在国在这场战争中的立场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19年的和约”的名称及主要内容,并指出“1919年的和约”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951年没有签订《巴黎条约》的原因。结合20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和欧洲的经济形势,分析英国“三度申请加入欧共体”的原因。
2020-03-3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世界稳定与大国政治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开始后,两个交战集团内部进行着频繁外交活动,通过谈判协调彼此利益冲突, 谋划制订出一个符合各自掠夺利益的战后分赃计划。但是,军事上的失败导致同盟国一方的 掠夺计划破产。

——陈文艺《近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会议(巴黎和会)开始后,法国代表团就提出了一整套削弱德国的计划。该计划的 重点有二。首先,法国借口“安全保障”,要求把莱茵河作为法德之间的边界——这是法国 几个世纪以来所梦寐以求的,并在莱茵河左岸建立一个同德国分离,且又受法国保护的莱茵 共和国;其次向德国索取巨额的战争赔款。……虽然“老虎总理”为首的法国代表团在巴黎 和会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但面对美英两国的共同抵制,仍未能实现法国的全部意图。……尽 管《凡尔赛和约》未能满足法国的一切要求,但它的许多条款还是让法国颇感满意。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三: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角逐海上霸权,掀起海军军备竞赛高潮。时隔不久, 列强开始尝试了军备竞赛的苦头。各国人民要求裁军的呼声日益高涨,列强军备竞赛遭遇巨 大的舆论压力。1921 年,在美国倡议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 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条约》),该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华盛 顿会议开启了以国际协定限制军舰建造的长达 15 年的“建舰休息期”。

——冯昭奎《站前日本海军“大舰巨炮主义”及其终结》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 社会的影响。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在巴黎和会上的意图。《凡尔赛和约》让法国颇感满意的条款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五国条约》。
9 . 材料一:一个关于“巴黎和会”的课本剧中设计了五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听我的。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⑤老兄,你占的便宜够多了,悠着点儿吧。

(1)材料一中的前四句话依次是哪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 第五句话很可能发生在哪几个国家的代表进行交谈的过程中? 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存在着哪些矛盾?
材料二:这幅漫画刊登在 1921 年德国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
(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的漫画中怪兽和猎物分别指的是哪两方? 这幅漫画表达了德国人怎样的情绪?
材料三: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3)列宁指的两个大国分别是哪两个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2019-01-30更新 | 5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余姚五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战争缘起和战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含义之一是全球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大国霸权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 20 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战争演化为全面战争埋下了祸根……

——根据潘人杰、李巨廉《关于世界大战起源问题的若干思考》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三巨头操纵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时代”和“格局”两个角度,阐述“为什么到 20世纪才出现世界性的大战”。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巨头妄图怎样操纵世界?
2018-12-2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