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9 道试题
1 . 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被破坏,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①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②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③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政治军事强国
④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欧洲列强间的合纵连横更趋白热化,联合、遏制、威逼、妥协,外交上的阴谋、阳谋迭出。围绕着巴尔干地区以及海外殖民的争夺,逐渐形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奥、意三国同盟。两大阵营的对峙、博弈暗含了各种矛盾与相互仇恨,其中令法兰西上下彻骨痛恨的,就是踩着法国迈向欧洲大国之巅的近邻德意志。虽然在1905年和1911年两次摩洛哥危机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都从德皇威廉二世那里占了些便宜,但对法国而言,这只是复仇的序曲罢了。19146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杀,使老皇帝约瑟夫一世悲痛欲绝。奥匈帝国立即向自己窥视已久的塞尔维亚宣战,俄国、德国先后加入,法国也找到了报仇的良机。马恩河激战,法国由败转胜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信心,而德国则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1916年,西线又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极其惨重。

——摘编自吴广伦等《老漫画中的法国史》

材料二   “一战”后,德意志、奥匈、沙皇俄国、土耳其帝国全部消失;欧洲很多工业区都遭到破坏,而美国工业却得到了大发展;欧洲列强的厮斗破坏了其原本树立起来的统治有色人种的形象。殖民地居民在参战后,不再对殖民者恭顺谦卑了…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在欧洲乃至殖民地广为流传。列宁的思想被更多的欧洲人接受。1919年,孙中山宣布:“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中的唯一的伙伴和兄弟就是苏俄工农红军。”

——摘编自乔公玄重《每天读一点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及中国的影响。
3 . 欧洲本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众却期待着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列宁的指导。西欧民众热烈欢迎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布尔什维克主义也越来越为欧洲普通民众所接受。这从本质上体现出一战
A.重绘了欧洲政治版图B.导致国际关系重心的转移
C.激化了欧洲内部矛盾D.阻断了极端民族主义传播
2022·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丧失了长期保持的海上霸权,也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20年代英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又给它以沉重打击。1933年以后,英国经济开始复苏。1934年英国开始重整军备的时候,也正是英国经济摆脱危机走向好转的时候。面对德国的威胁,英国政府虽然不得不扩充军备,但它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从复苏走向繁荣,如何加强英国资本主义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没落了,它根本不敢抱有战胜德国的奢望,甚至对英德战争的可能后果忧心忡忡,因此只想取得英德和解,以便大做生意,并保住既得利益。……19361114日,张伯伦在一封家信中表示:“我不认为战争已迫在眉睫。我相信,通过运用小心谨慎的外交活动,我们可以防止战争,也许可以无限期地防止”。英国政府自觉软弱,又不肯大规模地扩军,便企图通过绥靖外交,弥补国防力量的不足。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推行绥靖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
2022-05-22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某项政策时,列出了如下要点。该政策是
A.委任统治B.国家干预C.绥靖政策D.和平演变
2022-05-20更新 | 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热身押题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管“协约国”帝国主义者或德国的谢德曼之流、奥地利的伦纳之流这类资本主义的奴才颁布何种禁令,玩弄何种卑鄙手腕,都不能阻碍全世界工人阶级听到关于这个国际的消息并同情这个国际。这种环境是由劳动群众中间的苏维埃运动造成的,苏维埃运动已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运动了。

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实际上是在1918年创立的,那时,由于多年来特别是战争期间同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作了斗争,许多国家都已成立了共产党。第三国际是19193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的。

——摘编自列宁《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摘自张泽宇《苏联向共产国际提供经费的来龙去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国际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4年至1934年苏联向共产国际提供经费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7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阶段。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政治危机。同年11月,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德国皇帝宣布退位,逃往荷兰。当时的德国皇帝是
A.威廉一世B.威廉二世C.威廉三世D.查理一世
2022-05-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走向瓦解B.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C.动摇了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D.推动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
2022-05-17更新 | 890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2届高考适应性训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18年1月,一种流感从美国爆发,随美军进入欧洲并波及亚洲和北非国家。到7月病毒发生变异,流感瘟疫在全球各地几乎同时爆发,死亡人数远超战争,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之一。这反映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历史合力论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阶级斗争学说
10 .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D.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