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材料中"政策"的实施(     
A.促进了欧洲国家合作B.反映了欧洲经济的急剧下滑
C.延缓了世界大战爆发D.助长了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
2 . 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2019-08-11更新 | 2955次组卷 | 6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5年8月31日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通过了“中立法案”。它由罗斯福总统签署后于当日生效。其中规定:一旦其他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美国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在签署“中立法案”时,罗斯福发表了一项声明,声称“中立法案”“旨在避免卷入战争,表达了政府和人民的坚定愿望”。1937年4月2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1935年“中立法案”的修正案,即《永久中立法》,把禁止供应军火的范围由存在战争状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扩展到进行大规模内战的国家。当时,德、意已经向西班牙的佛朗哥叛乱分子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美国的这一做法,剥夺了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从美国购买军火的权利。佛朗哥夸奖罗斯福的行为“像一个真正的君子”,“他的‘中立法’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姿态。”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通过“中立法案”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中立法案”及修正案产生的影响。
2019-07-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4年6月法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当前任务是团结一切民主力量,保卫人民民主权利,争取建立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1935年7月14日,法国举行了共产党、社会党、激进党等六十九个党派、团体参加的“和平和自由大会”,宣布成立人民阵线全国委员会。1936年1月,公布了《人民阵线纲领》,纲领要求解散法西斯组织,保障工会权利和人民受教育与信仰自由,反对失业,保卫世界和平等。4月,人民阵线在国民议会选举中取得胜利,组建了以莱昂勃鲁姆为首的人民阵线政府。勃鲁姆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将《人民阵线纲领》宣布的政策措施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1938年10月,达拉第政府公然同人民阵线决裂,迫害共产党人,镇压罢工运动,人民阵线终遭破坏。虽然如此,人民阵线推行的措施许多都具有历史意义,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所采用并沿用至今。

——摘编自陶樾《论法国人民阵线的形成及政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人民阵线纲领》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人民阵线运动的历史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召开幕尼黑会议,会议满足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所有要求,换取希特勒在“和平宣言”上签字。这一结果受到了英法两国民众的欢迎,英国首相张伯伦被称赞为和平的使者。这主要说明
A.德国意在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
B.维护世界和平成为英法首要目标
C.英法与法西斯势力利益逐步趋同
D.英法缺乏抵抗法西斯侵略的信心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然扩军备战,英法时此不仅不加制裁,反而英国与德国缔结《英德海军协定》,变相支持德国的毁约行为。

1938年3月,英法听任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召开,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是国际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幕且剧,使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达到顶点。张伯伦等再次出卖了弱小国家的民族利益,几个大国丧心病狂地对一个被侵略的主权国家进行宰割。它进一步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气焰。

1939年3月巧日,《慕尼黑协定》字迹未干,希特勒就全部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大大加强了法西斯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1939年11月,美国时1935年通过的中立法进行了修改,它实际是绥靖政策的变种。

1941年,日本偷袭了珍珠港,促成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外交和对日绥靖主义政策的终结。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英国的绥靖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绥靖主义政策终结”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力,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争。

——摘编自吴良健《世界危机·前言》

材料二俾斯麦运用全部权力和才能,旨在保证德国的连续优势和保持她的征服土地。他知道,与法国的争执是无法调和的。

——摘编自丘吉尔《世界危机》(又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一战是因为“恐怖事件”偶然导致,还是在“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推动下具有必然性的、相互角力的产物?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请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法德之间的争执是否真的“无法调和”?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