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的创立者是
A.苏格拉底B.阿启秦C.亚历山大D.柏拉图
2020-07-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人物的消献,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对各个阶层财富观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就国君而言,孔于认为应该只“言义而不言利,为人君,止于仁”,国君乃天下财富的最高所有者,所以“因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国君的利就是义。就各级官吏而言,孔子主张不仅言义,而且言利,因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官吏需要依靠俸禄来养家糊口。然而,官吏求“利”必须合乎道义,即君子“仕则不嫁”、“不尽利以遗民”。就一般的平民而言,孔子主张求利、致富,但同时又要为他人着想,“富而好礼,富而好仁。”柏拉图认为各个阶层对待财富的态度应该不同。在理想国中,统治阶级即国王和护卫者“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之外”不得有任何财产,而对被统治阶级来说,却并不要求其放弃私人财产。因为“统治阶级如果嗜好金钱与财产,他们必将腐败。而被统治阶级有此嗜好。将不会急于篡夺统治者的位置,因为这会妨碍他们积累财富”。被统治阶级的责任和价值就在于供应统治阶级以生活资料,使这些人专心治国,这样才能达致城邦的最大善。

——摘编自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人类社会之贡献)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东西方先哲财富分配观的相同点。并分析孔子财富观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2)依据上图结合所学,指出西方近代社会的政治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两位历史人物说明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020-06-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学者评价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时说:“他是学者中的大师。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他的主要贡献是
A.建立阿卡德米学园B.发展逻辑学成为科学
C.创作《理想国》D.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4 .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它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孔子为了寻访到一位愿意实践他的政治原则并委他以与其才干相符的职位的统治者,曾带着弟子们周游中国。寻访落空后,他回到家乡,继续开办私学,直到去世。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老师,他取得了永垂史册,只是姗姗来迟的成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从孔子所生活的时代及主要思想主张的角度,谈谈你对“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这一评论的理解。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材料二中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材料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020-05-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2009年12月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位孔子学院的代表,在北京汇聚一堂,交流办学经验。他们如此尊重孔子,普遍认同的孔子主张应包括
①“克己复礼” ②“民贵君轻”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和而不同”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
6 . 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和奋斗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为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材料二   在理想的社会中,每一部分都要遵循正确的等级。柏拉图把社会中的人划分为三个等级,最上面的是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第二等级是御国御侮的战士,第三等级是劳动者。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
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
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
制,故要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
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演说

孙中山设计的《实业计划》封面
材料四
报复的本质只是增加了邪恶。因剑得到的亦
将因剑失去。
——甘地《青年印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位先哲心目中理想社会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他们提出其理想社会的背景。
(2)分别列举孙中山为达到材料三所说“三样目的”而进行的奋斗。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对比孙中山和甘地的异同点。
2020-04-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够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的话,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A.泰勒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020-04-1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公元前800年至200年之间发生的精神历程之中,那时出现了时至今日我们与之共同生活的人。……非凡的事都集中在这一时代发生,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巴勒斯坦、希腊等地出现。”对材料中“时至今日我们与之共同生活的人”准确理解是
A.孔子\悉达多\耶稣\苏格拉底
B.秦始皇\悉达多\汉谟拉比\梭伦
C.孔子\悉达多\耶稣\穆罕默德
D.孟子\悉达多\穆罕默德\柏拉图
2020-04-1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摘编自《论语》

材料二   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统治者以自己的智慧统治城邦,辅助者以自己的勇敢保卫城邦,工匠商人农民等节制欲望、接受哲学家的智慧统治。……当城邦的这三种自然的人各做各事时,城邦被认为是正义的。

——柏拉图《理想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思想的核心及其欲达到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的主张不被当时统治者接受的主要原因。
2020-04-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历史学家顾颉刚说:“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即使在一个时代中也有种种不同的孔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多辞谬说……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庄子)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失败),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这种做法)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希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去何处讨分晓?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

﹣﹣(朱熹)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仲尼虽圣,效之则颦。

﹣﹣(李贽)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待孔子的相同态度,并结合两人各自的主张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两人对孔子形象的不同认识,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孔子形象的因素。
2020-03-0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