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孔子所修的《春秋》中,凡暴君被杀,概称某国人弑其君某某,以表示国人皆曰可杀;但仍称弑不称杀,表示到底是以下犯上。这一笔法
A.体现了克己复礼的主张B.寄托着孔子的政治思想
C.表达对政治变革的赞许D.反映出儒家的中庸态度
2022-01-24更新 | 477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在僭主政体中,当权者的权力缺乏制约并且足够强大,则会抛弃法治而大兴人治,容易产生腐败,违背正义。据此他认为
A.僭主政治否定法律B.法治比人治优越
C.直接民主易生腐败D.分权与制衡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孔子仁学思想在经济领域的自然展开,主要包括“居敬行简”的治民观、“敛从其薄”的税赋观、“宁俭毋奢”的节俭观、“取物有节”的生态观、“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待贾而沽”的货殖观等内容。由此可见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A.中庸之道B.克己复礼C.以民为本D.天下为公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虽“罕言利”,但他不排斥“利”,且表明在“义以为上”的前提下,可追求合理的利益与财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主张“以义制利”,认为财富分配不均匀是导致纷乱的根源,“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同时代的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强调“所谓财富,如其所有者不是公正、有德性的,即不能称之为财富”,懂得“以德生利”才是长久之道。在财富分配的方法上,柏拉图提倡“公有制”的原则。在理想国中,国民谁也不能拥有私有财产,统治阶级——哲学家和武士“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之外”,不能够拥有“金和银以及凡希望幸福的人们常有的一切”。柏拉图同时强调精神财富的重要性,物质财富仅是一种下等财富。

——摘编自朱晨蕾《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论之比较分析》

(1)据材料概括孔子的财富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2)据材料比较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观的异同,说明他们的财富观对当今社会具有的现实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论语·子罕》有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反映了孔子
A.具有尊卑等级的观念B.拥有博爱节俭的美德
C.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D.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2021-12-09更新 | 335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变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是趋向城邦生活的动物,城邦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优良的生活。”“城邦是所有公民共同参与的共同体,是一种轮流为政的统治。”他强调的是
A.公民直接参与政治B.公民地位高于城邦
C.公民与城邦密不可分D.城邦赋予了公民权利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497年,孔子带着自己的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奔卫国。卫国大夫莲伯玉,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卫国人子夏、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们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孔子弟子子路还试图和卫灵公建立联系,使孔子得到重用。

后来孔子又到过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但均未得到重用。虽然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可孔子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公元前484年,在外颠沛流离十四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和文献整理等工作方面。

——摘编自李甫云《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先奔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先奔卫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
2021-09-12更新 | 5721次组卷 | 73卷引用:2021年天津历史高考变式题
9 . 孔子作《春秋》,认为灾异是国君失德而引发的。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这一论述
A.主张人应消极地顺应自然规律B.影响了古代君主治国理政方式
C.成为纠正天子过失的理论基础D.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伏尔泰用诗句表达了他对中国向往:“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感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位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的国王一样。”材料中的“他”是指
A.韩非子B.孔子C.董仲舒D.朱熹
2021-08-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府教育大联考》四川省2015届高三综合能力滚动检测文综--历史试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