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轴心时代”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这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古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三   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优异的精神成就——以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莎士比亚、伦勃朗、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巴哈、莫扎特等为代表——使科学技术相形见绌,与2500年前的轴心期平分秋色。在这较晚的世纪里,我们是否将看到又一个轴心期?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思想原则方面“相通的地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文主义和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不同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时期欧洲取得“优异的精神成就”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古希腊城邦是基于社会分工合作,理想国中各阶级具备各自的美德,不相僭越,城邦就达到了“正义”。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治理是复杂的艺术,因而对统治者的政治、文化、才能、品德等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城邦的统治者属于第一等级的公民,统治者的灵魂是由黄金构成的,具有智慧的美德。孔子编撰的《尚书》中所记录的君王,都是被儒家所认定的“明君贤王”,《尚书》中记录了上古“明君贤王”在选任继任者时,是通过大臣举荐并经过多年考察其德行和才能是否符合条件,才能最终确定下来的。

——摘编自许天蓝《论<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兼与尚书>政治理想之比较》等

材料二   《论语》与《理想国》对思想政治教育之重视值得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深思。历史经验证明,道德的软约束效果是因人而异的。封建社会的中国统治者最终无不采取了“外儒内法”的治理方式,而柏拉图在晚年的《法律篇》中也最终将法律置于道德之上。

——摘编自彭文龙《论语》与《理想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西方启蒙运动是对传统中的希腊路向的复归,它所反对的是神性的宰制性垄断。欧洲启蒙运动张扬科学精神,把启蒙推进到人的主体性层面,使人摆脱一切愚昧与迷信而获得自由,用人的智慧重新认识与创造历史。在西方的启蒙进程中,启蒙与传统表现为一种回归关系,它的反传统并没有打破整个西方文化体系的构架

——骆徽等《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与孔子政治理想的相通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柏拉图与孔子政治理想形成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启蒙运动的特点。
2019-10-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古希腊城邦是基于社会分工合作,理想国中各阶级具备各自的美德,不相僭越,城邦就达到了“正义”。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治理是复杂的艺术,因而对统治者的政治、文化、才能、品德等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城邦的统治者属于第一等级的公民,统治者的灵魂是由黄金构成的,具有智慧的美德。孔子编撰的《尚书》中所记录的君王,都是被儒家所认定的“明君贤王”,《尚书》中记录了上古“明君贤王”在选任继任者时,是通过大臣举荐并经过多年考察其德行和才能是否符合条件,才能最终确定下来的。

——摘编自许天蓝《论<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兼与(尚书>政治理想之比较》等

材料二   《论语》与《理想国》对思想政治教育之重视值得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深思。历史经验证明,道德的软约束效果是因人而异的。封建社会的中国统治者最终无不采取了“外儒内法”的治理方式,而柏拉图在晚年的《法律篇》中也最终将法律置于道德之上。

——摘编自彭文龙《论语》与《理想国》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与孔子政治理想的相通之处。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柏拉图与孔子政治理想形成的背景。
4 . “轴心时代”

公元前600-300年被称作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至今仍闪烁智慧的光芒,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问题:
(1)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图中表现的最明显差异是什么?
(2)分别简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孔子的“民本”思想与亚里斯多德的“民主”思想的含义是否一致?解释两种思想的含义并分别举例说明这两种思想对中西方政治方式的影响。
2019-09-0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5 . 2007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8周年,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已经提前作好全球华人联合祭孔的准备工作。届时曲阜又将成为全球华人瞩目的焦点,这些都说明儒家的一些价值观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予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夕卜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材料四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结合材料一、二、三,简述“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儒家文化在现代仍然受到重视的原因。
(5)某学生兴趣小组欲对儒家思想进行探究,请你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2019-08-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前卫中学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课 孔子与老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孔子“镜像”

材料一   《史记》成书于公元前91年,其中的“孔子世家”有这样一段内容:

太史公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材料二   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武帝之孙)墓出土的陪葬品中有一面青铜衣镜,镜框木质背板绘有孔子图像,并配有题记: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殁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至于今不绝,学者宗之。自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胃(谓)至圣矣!


(1)分别指出《史记》与“孔子衣镜”的史料类型。
(2)对比分析《史记》与衣镜题记的相关内容,列出两段材料的异同并说明理由。
2019-06-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历代封建统治者尊崇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谈谈你对儒家思想作用的认识。
8 .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材料二 东亚现代化虽然深受欧美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儒家创新的契机》


(2)材料二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试举二例。

材料三 华盛顿血战七年,赢得美国独立,被美国民众尊为国父。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华盛顿为独立而争,先生为三民主义而斗,四十年如一日,几死者十余次,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卢绍稷《东西两国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孙中山和华盛顿有什么类似的举措?
2019-05-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柏拉图是一位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他出身雅典显贵,政治上鼓吹斯巴达式的城邦体制。他认为只有理念或观念才是万物之本原,理念世界是真,物质世界反成虚幻,这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他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来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他认为,所有公民,不分男女,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奴隶除外),都应从小受到强制性的教育。他提出的教育内容非常广泛,主张受教育者应该德、智、体等方面和谐发展。

在西方文化史上,柏拉图的博学多才、文笔优美是很有代表性的,他的许多哲学著作都以对话体写成,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有深远的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归纳柏拉图唯心论和政治主张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认为一个正义的城邦应该处于什么状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雅典办学的特点及其在西方思想文化史上的贡献
2019-05-0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材料一   有一个惊人的现象,开天辟地的人类智能大师们,都诞生在2500年前:孔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

——余秋雨《中华文明一定是21世纪文明图谱中的主角》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孔子、亚里士多德在各自国家学术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亚里士多德在个人经历等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
2019-04-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