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北宋这个中央集权制的政权国家建立之前,中原大地处于五代十国的大分裂以及百年藩镇割据的社会状态中。五代时期战乱频频,社会经济发展几近停滞,再加上政策朝令夕改,百姓流离失所,身上钱财难以保留,丧失了契约产生与发展的环境。因此宋朝建立后统治者率先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法律。经过休养生息,宋代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出现了新变化形成了较完备的契约法律制度。为了保证契约的履行,宋代还制定了详备的调整契约关系的法律规范,囊括了契约的订立、时效、违约的处理以及担保、履行等方面,并对此做出了强制性规定,体现出国家法律对契约关系调整的重视。

——摘编自国红玲《宋代契约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确认了资产阶级和农民占有贵族和教会土地财产的合法性,保证其不受封建势力的侵犯;否定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规定每个公民具有同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法典对家庭、婚姻、继承等社会生活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它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法国民法典》革命性地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平等”替代了“等级”。《法国民法典》确立了所有权神圣、契约自由和过错责任原则,奠定了近代私法体系的三大基本原则。《法国民法典》不仅在法国国内影响深远,对其他各国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例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律,近代丹麦和希腊的民法典都是仿照该法典编制而成的。另外,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的民法典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响。

——摘编自邢万里《〈法国民法典〉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契约法律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的意义。
2022-11-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浔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个“清教徒革命”中,作为革命主要领导人的克伦威尔,是为了崇高的信仰原则而斗争的。克伦威尔在行动领域中的地位,正像莎士比亚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开创地位一样。……克伦威尔在将虔诚的人们统一起来的这个终极目标当中,被包含于内的不只是他本身所属的清教徒教派,还有其它各种教派,甚至是犹太人。克伦威尔并不希望这种统一依靠的是武力和强迫,而应依靠智慧以及理性。

——摘编自塞缪尔·罗森·伽狄纳《克伦威尔传》

材料二   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书中全部的论述都以命题形式给出,每一个命题都给出证明或求解,所有的求证求解都是完全数学化的,必要时附加推论,而每一个推论又都有证明或求解。只是在牛顿认为某个问题在哲学上有特殊意义时,他才加上一个附注,对问题加以解释或进一步推广。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克伦威尔领导的革命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并指出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所奉行的文化宗教政策原则。
(2)根据材料二,概括牛顿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具备的科学精神。并结合所学,简述牛顿亲自应用和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表现。
2022-05-29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三5月第三次选考科目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需要。管窥西方法制演进,立足国情,借鉴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讨论司法改革问题。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

——摘编自【美】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


根据材料,分析拿破仑编纂《民法典》的原因,概括该法典与启蒙原则的关系。
2022-04-27更新 | 2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3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克伦威尔)、美国1787年宪法(华盛顿)、民主政治的扩展(拿破仑)-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4 . 17﹣18世纪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在议会与国王政府尖锐对峙时期,清教传教士号召人们支持议会,反对国王,到内战前夕,有人甚至公开煽动人们为了“上帝的事业”拿起武器,“把杀人之手伸向杀人者”。克伦威尔本人是个忠实的清教徒,在内战初期,国会军节节败退,克伦威尔写信给斯普林格爵士说:“我希望你对骑兵队长的人选必须慎重。对骑兵而言,素质要比数量更重要。如果你选择敬畏上帝的人当队长,那么全队中的忠实分子都会追随他”。

——白波《英雄史》

材料二   洛克认为,人们参加社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财产,如果立法机关或君主任意侵犯人民的生命、权利和财富,这就违背了人们对他们的委托,人民就不再服从他们了,并且还要进行抵抗,推翻他们的统治,另立新的立法机关以谋求人们的安全和保障。这也就是洛克关于革命合理性的思想。

——吕世伦、谷春德《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

材料三   18世纪后期,黑奴贸易和奴隶制的继续存在势必直接妨碍自由雇佣劳动大军的形成。此外,奴隶由于失去自由,不但缺乏生产积极性,而且经常破坏工具、捣毁机器,因而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当时,从非洲输出一船棕榈油的利润已大大高于贩运一船黑奴。1772年,英国废奴主义者经过斗争,迫使英国最高法院宣布在国内废除奴隶制。

——陆致英《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现实及未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内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指出克伦威尔在“内战”时期的治军之道。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洛克“革命合理性”思想所蕴含的政治理念,分析上述思想的历史价值。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非洲西海岸黑奴贸易的集散地,概括英国国内废除奴隶制的原因。
2022-03-06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5 .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埃及学”出现以前,人们对埃及了解甚少,甚至到了启蒙运动时期,人们脑海里都仅把埃及和金字塔联系在一起。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带去了兵将和一部分学者及技术人员,想对埃及的地理历史有较深刻的了解。这些学者先是发现了卢克索宫殿,然后发现了卡纳克神庙。由于大多数人读不懂古埃及人的碑文,因此工作毫无进展。直到1822年,被称为“埃及学之父”的法国历史学家商博良发现一块方尖碑,碑上有埃及文和希腊文对译的文字。他是精通希腊文的,通过希腊文,他了解这是记叙托勒密及克娄巴特拉的爱情故事。从一再出现的文字及其特殊位置,他找出了11个埃及字母-他用这几个字母去读拿破仑部队拖倒在尼罗河口的罗塞塔(Rosetta)石碑,他竟毫无困难地读通了。就这样一块又一块碑文地读下去,20余年工夫,他居然读通了所有发现的埃及碑文,而且还找出了古埃及的其余字母。于是,研究埃及之门就此被打开了。

——摘编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完成要求
(1)据材料,分析概括“埃及学”出现的历史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埃及学”出现的历史价值。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历史学”的基本要素及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2022-07-24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平陵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6 . 战争与科技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1年莱茵河西岸被并入法国后,由于实行了拿破仑法典,贵族的封建特权被取消了,行会制度被废除了。对德国的最大影响表现为普鲁士的两次改革,这是因为1806年普鲁士在对法战争中失败,丧失了1/3的领土,德国人从对这次失败的反思中认识到,拿破仑的胜利基于法国革命,基于这个革命引发的自下而上的改革,及由这一改革焕发出来的民族精神,德国人要洗刷掉这次失败带来的耻辱,就必须自下而上的改革做起,这就导致了斯太因和哈登堡的改革,这些自由化的改革成为德国现代化的开端。

——摘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二   随着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进,世界历史进程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质变,孕育了世界大战发生的结构性矛盾。整体性世界的形成从理念上要求各国超越民族、国家利益的局限,从全球利益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事实上20世纪初的世界发展与之背道而驰。一大批国家迅速赶上和超过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使得对商品市场、原材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争夺更趋白热化。此时的国际社会尚缺乏处理世界整体发展背景下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调控机制,矛盾冲突无法及时得到缓解与调控,进而形成一种国际无政府体系。

——整理自徐友珍《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反思》

材料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大变局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能否应对好这一大变局,关键要看我们是否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答》


(1)举出拿破仑与第六次反法同盟在德国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根据材料一,概述拿破仑战争对德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结构性矛盾”的内涵。以美国和德国为例,从科技进步角度概括“一大批国家迅速赶上和超过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原因。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大变局”在目前国际政治领域的主要表现,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以及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
2022-05-3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温州中学、金华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独立战争时期,华盛顿认识到民兵组织存在“拒不执行命令”和“擅离职守”等弊端后,要求组建一支真正的正规军。他认为这事关革命的成败,否则“大局已定,绝无转机”。在大陆会议的支持下,他于1771780年推行军事改革,将军队指挥权的集中视为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在借鉴英国军事思想的基础上,制定了详实的美国军队法则,强调“纪律是一支军队的灵魂",须通过高素质的军官“组成-支劲旅”。华盛顿采用普鲁士的操典,对大陆军进行列以、射击、刺杀等各项基本训练,“提高了美国军队的正规作战能力”。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华盛顿组建了一支真正的职业化军队,为赢得独立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力保障。

——摘编自陈海宏《论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军事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军事思想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军事思想实践的意义。
2022-05-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拿破仑远征埃及,除了军队外还以“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的名义带上了庞大的科学考察团。成员包括著名数学家蒙日、化学家贝托莱、矿物学家多洛米厄、美术家德农等21名学者,还有3名天文学家、17名民用工程师、13名博物学家和矿业工程师、13名地理学家、3名火药工程师、3名建筑师、8名计划师和绘图师、10名机械师、1名雕刻家等人员。……他们到埃及后,有的向盐碱地夺宝,炼制泡碱,有的建立了制造厂、制硝厂等,还有的挖掘相关当地文物资源。学者系统的调查搜寻工作,为《埃及志》的编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此志对埃及工业、农业、商业的发展提出了系统建议,也为当时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帮助。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概括拿破仑随军科学考察团的特点。
(2)据材料,试从文明和近代化的视角,简析拿破仑科学考察团在埃及工作的意义。
2022-05-23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华侨中学2022届下学期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历来备受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拿破仑统治区,人身依附关系、等级制度、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均被取消,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平等、宗教自由……实行行政集中化并设立了新式的、各司其职的政府部门以取代封建特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这一切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年轻的天才皇帝的敬慕。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二: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材料三:法国著名史学家索布尔说:拿破仑的历史,正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一样,将是永远不能完成,也是永远不能全部写成的。一代又一代,它将无间断地引起人们的思考,激发人们的热情。

———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备受德意志地区人们敬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为称霸欧洲采取的主要军事行动。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的意图。材料一、二评价拿破仑战争的视角有何不同?
2022-06-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2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10 .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但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始时间指挥者蒙古进军路线典型事件描述
1219________ 攻灭花剌子模、经里海、黑海沿岸,攻入克里米亚半岛。(蒙古军所到之处)一个繁荣的呼罗珊变成一片荒芜,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
1235拔都等
(长子西征)
征服今俄罗斯、
________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巴尔干半岛。   
蒙古人开始使用的多种火器的威力,更具破坏性……由于火炮的大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
1252旭烈兀经中亚,攻占巴格达,抵达巴勒斯坦。1278年蒙古派遣列班·扫马出访拜占庭帝国、罗马教廷和法国。

——参考【法】德阿托隆著,宝音布格历译《蒙古远征记》编制

材料二   拿破仑的征服在德意志中产阶级心中引起了复杂的感情:既敬佩拿破仑的天才,又憎恨这位外国压迫者。但是,比对法国的恐怖统治和法国的帝国主义立即做出的任何反应更重要的,则是法国革命思想的持久影响。在德意志,解放运动有两个方面,即迫切要求既从法国暴君也从德意志自己的小暴君即德意志诸侯和封建主统治下解放出来。足以令人惊奇的是,普鲁士担负了这场运动的领导。……法国思想和德意志哲学和文学的影响遍及这个国家,甚至影响到政府。

——【德】埃利希卡勒尔著,黄正柏译《德意志人》

材料三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1945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完成①、②内容的填写。并分别对表中的典型事件加以评价
“呼罗珊屠杀”导致________;
“火药武器的传播”客观上推动了________;
“列班·扫马出访”客观上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德意志中产阶级“敬佩”又“憎恨”拿破仑的原因。列举拿破仑战争后德意志政治文化重构的具体表现。
(3)二战中,人们在反思近代西方文化的精神阵痛的同时,主动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宪章》的促进作用。
2022-05-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