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解析
| 共计 342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1

10

0.1

28

2

10

0.1

5

3

10

0.1

28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时间、营养物质和温度
B.B曲线对应的培养条件是10mL培养液中5℃下培养
C.试管1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再降低
D.温度较低时酵母菌种群几乎不增长,营养缺乏时种群增长缓慢
2024-06-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
2 .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处理方法等都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低倍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和“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均用到了酒精,其浓度和作用均不同
C.“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可先设计一组梯度较大的预实验,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为了避免酵母菌增殖影响实验结果,滴加培养液后需立即进行计数
3 . 某研究小组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后的计数结果如下图(单位:×107个/mL)。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沿凹槽边缘滴加培养液后盖上盖玻片,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B.根据15℃、96h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可推算每个中格中的平均数量为16个
C.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速率均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稳定
D.温度对酵母菌种群的影响随其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4 . 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央液泡的大小时,不需要使用高倍镜
B.滴于盖玻片边缘的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后,即可对小方格内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对剪取根尖解离、染色后进行漂洗
D.以洋葱为材料提取DNA时,将洋葱研磨液过滤后取沉淀物进行后续实验
2024-06-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5 . 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中,恩格尔曼的实验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要等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C.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时,应将其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下和黑暗环境中培养观察
D.酶促反应实验可通过添加酶促反应底物来提高酶的活性,进而加快酶促反应速率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将培养至第5天的酵母菌培养液,取10mL加入90ml无菌水中,然后将稀释后的培养液与台盼蓝染液等体积混合均匀规范操作置入血细胞计数板中进行计数,结果观察到视野中五个中格(共80个小格)内的细胞总数为56,其中被台盼蓝着色的细胞占20%,则10mL酵母菌培养液中活菌数约为(  )
A.4.48×108B.2.24×108C.1.02×103D.0.7×108
2024-06-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7 .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图1所示实验。将试管I~IV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第N天,振荡Ⅲ号试管后并从中取1mL酵母菌培养液,然后稀释103倍,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所用血细胞计数板中每个计数室共有400个小方格,总体积为10-4mL)。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所示4支试管内,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
B.第N天取样时,Ⅲ号试管内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6.0×109个/mL
C.试管I~IV内,酵母菌数量先呈“S”形增长,后一直保持数量稳定
D.计数时,先将稀释液滴在计数室内,再盖盖玻片,并去除多余液体
2024-06-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8 .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属于真核生物,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材料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小球藻中的细胞器时,可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各种细胞器
B.分离小球藻中的光合色素时,层析液应没过滤液细线,以便色素分离
C.无氧培养小球藻后,取培养液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说明其无氧呼吸产物有乙醇
D.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小球藻数量时,若观察到小方格内数量过多,应将培养液稀释后再计数
9 . 兴趣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在装有10mL培养液的试管中,放在适宜条件下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稀释100倍,用16×25型体积0.1mm3的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最终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模型。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估算酵母菌的数量还可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B.a批次酵母菌的接种量可能低于b批次,但环境容纳量相同
C.t2时a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较多
D.若平均每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为20,则10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为3.2×108
2024-06-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10 . 某研究小组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后的计数结果如下图(单位:×107个/m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盖上盖玻片后在其边缘滴加培养液,用滤纸吸去多余培养液后立即观察计数
B.根据20℃、24h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可推算每个中方格中的平均数量为20个
C.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速率均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稳定
D.温度对酵母菌种群的影响随其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