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酶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胰脂肪酶是肠道内脂肪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板栗壳黄酮可调节胰脂肪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为研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检测了加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可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________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2)图2中A显示脂肪与胰脂肪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胰脂肪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性。图2中的B和C为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机理的两种推测的模式图。结合图1曲线分析,板栗壳黄酮的作用机理应为_______(填“B”或“C”)。
(3)为研究不同pH条件下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需答出两点)
②由图3可知,加入板栗壳黄酮,胰脂肪酶的最适pH变______________
③若要探究pH为7.4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在pH7.4条件下,设置一系列板栗壳黄酮的______________,分别测定对照组与加入板栗壳黄酮组的酶活性,并计算其差值。
2 . 新冠病毒不断出现的突变株对发展广谱药物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科研工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病毒复制酶组成的“转录复制复合体”负责病毒转录的全过程。下列关于病毒复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需要复制酶参与子代的合成
B.复制酶携带着病毒的遗传信息,是病毒繁殖的核心部位
C.抑制新冠病毒复制酶的活性,有望缓解新冠病毒的传播
D.在宿主细胞中以病毒RNA为模板、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复制酶
3 .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O2的消耗
②叶绿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O2的产生
③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④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细胞代谢耗能越多
⑤夜间,叶绿体中C3的还原所需的ATP可以来自线粒体
⑥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⑦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更多使之具有高效性
⑧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A.3项B.4项C.5项D.6项
多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蛋白激酶A(PKA)由两个调节亚基和两个催化亚基组成,其活性受cAMP(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调节(如下图)。活化的PKA催化亚基能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调节亚基具有结合到cAMP的结构域,催化亚基包含活性位点
B.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的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
C.ATP不仅是生物的直接供能物质,还是合成cAMP、DNA等物质的原料
D.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分离,释放出高活性的催化亚基
5 .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且无催化作用,但当某些氨基酸与磷酸作用合成磷酰化氨基酸时就具有了催化剂的功能,称为“微型酶”。“微型酶”与氨基酸结合时,催化形成二肽并释放磷酸;与核苷作用时,催化核苷酸的生成并释放出氨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型酶”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微型酶”不易受到pH、温度的影响而变性失活
C.“微型酶”与腺苷作用时生成的AMP可参与RNA的构建
D.“微型酶”既可以催化化学反应又可以作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6 .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最好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涨破,当涨破的红细胞将内容物释放之后,其细胞膜又会重新封闭起来,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血影。涨破的细胞又能重新封闭起来说明_____
(2)科学家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去除部分膜蛋白,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膜蛋白类处理后红细胞形态
血型糖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锚蛋白血影蛋白肌动蛋白
试剂甲++++--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还能保持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形态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
(3)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将细胞分为三组:
甲组:不作处理;
乙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
分别提取、分离三组的膜蛋白,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消化位于磷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5号蛋白质中,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_____,镶在膜内侧表面的蛋白质是_____(填编号)
(4)研究发现,细胞膜中各种成分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体现了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这种结构的不对称性导致了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是生命活动高度有序的保障。例如细胞运动、跨膜运输及_____等都具有方向性,这些方向性的维持依赖于膜蛋白、膜脂及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
7 . 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图一、图二均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图三其他条件适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理解,图三曲线纵坐标y最可能代表__________
(3)图一的实验中若温度升高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能降低酶的催化效率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不同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原理不同,如图表示两种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原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某抑制剂,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答“增大”、“减小”或“不变”),则该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属于模型A;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答“增大”、“减小”或“不变”),则该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属于模型B。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

(1)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可能的原因________
(2)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酶的活性。为探究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竞争性抑制剂还是非竞争性抑制剂,采取的实验思路大致是在酶量一定且底物浓度合适并使酶活性充分发挥的反应体系中加入________,同时不断提高________,观察,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填“能恢复”或“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竞争性抑制剂,对应图2的曲线________________
(3)底物浓度相对值小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此时增加酶的量________(“会”还是“不会”)加快反应速率;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此时增加酶的量,________(“会”还是“不会”)增加产物的量。
2022-02-28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9 . 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B.所有的酶都不含核糖
C.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参与
D.酶和ATP的合成都需要经过高尔基体加工
2022-02-02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某种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变,推断其组成成分中含有核糖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