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4 道试题
1 . 如图为某家系的系谱图,甲病(A—a)与乙病(B—b)都是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I一l无甲病的致病基因,I一2、Ⅱ一6的家族无乙病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Ⅲ一1的基因型为______
(2)I一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所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可能是______。II—2再次怀孕,且鉴定胎儿为女性,该胎儿仍有___的患病概率。
(3)若Ⅲ一3与Ⅲ一4近亲结婚,子女同时患甲、乙两病的概率为______
(4)若Ⅲ一2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且基因型纯合,则产生该个体是由于其______ (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4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中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2 . 为研究四倍体亚洲百合(48条染色体)花粉生活力较低的原因,研究人员对四倍体亚洲百合的花粉母细胞进行观察,发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滞后染色体(图1)、细胞分裂不同步(图2)及两者同时存在(图3)等异常现象,染色体发生交错纠缠或断裂、倒位等变异导致配子不育。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滞后、细胞分裂不同步以及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B.图1染色体滞后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可能形成四个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
C.图2细胞的分裂不同步现象可能与纺锤体异常有关,导致形成三个具核细胞
D.四倍体亚洲百合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
2023-12-0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胚乳是由精子与母本产生的两个极核融合后发育而成,每个极核的染色体组成均与卵细胞一致。玉米籽粒胚乳的颜色有黄色、紫色和杂色。
(1)根据染色体的组成判断,胚乳属于        
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D.四倍体

(2)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来研究胚乳颜色形成的遗传学机制:
杂交组合F1胚乳颜色
I紫色RR(♀)×黄色rr(♂)紫色
紫色RR(♂)×黄色rr(♀)杂色
上表中杂交组合I和Ⅱ中F1胚乳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①RRR            ②RRr            ③Rrr            ④mr            ⑤RRrr            ⑥Rrrr
研究人员对胚乳颜色形成的机制作出如下推测。推测一:可能与胚乳中R基因的数量有关;推测二:可能与胚乳中R基因的来源有关。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人员利用突变体甲进行了相关实验(如表)。

杂交组合

部分F1胚乳
基因型颜色
野生型rr(♀)×甲Rr(♂)Rrr杂色
RRrr杂色
IV野生型rr(♂)×甲Rr(♀)RRr紫色

(3)如图所示,突变体甲的获得所依据的原理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

(4)研究发现,突变体甲在产生配子时,10号染色体分离有时发生异常,但不影响配子的育性。表中基因型为RRrr的胚乳产生的原因是:突变体甲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
A.减I后期10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B.减II后期10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C.减I后期10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减II后期10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5)上表杂交结果仅支持推测___________(一/二)。
(6)在第(5)题结论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推测在雌配子形成过程中,M基因表达产物可以降低R基因甲基化水平,使其表达不被抑制。现有M基因纯合突变体乙(mmRR)、野生型紫色玉米(MMRR)和黄色玉米(MMrr)。欲通过杂交实验验证该推测,(1)一组杂交方案为___________(选填编号),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选填编号);(2)另一组的杂交方案为__________(选填编号),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选填编号)。
①突变体乙(mmRR)做母本与黄色玉米(MMrr)做父本杂交
②黄色玉米(MMrr)做母本与突变体乙(mmRR)做父本杂交
③野生型紫色玉米(MMRR)做母本与黄色玉米(MMrr)做父本杂交
④黄色玉米(MMrr)做母本与野生型紫色玉米(MMRR)做父本杂交
⑤子代胚乳表现为紫色
⑥子代胚乳表现为杂色
2023-12-0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考试生物试题
4 . 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甲种遗传病和乙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设甲遗传病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乙遗传病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6号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遗传,甲病在遗传的过程中遵循了基因的______定律,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5号和7号可能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3)若3号和4号再生一个女孩,则该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为______
(4)8号的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图中的______
(5)若8号和9号结婚,则生下一个患甲病小孩的概率是______,生下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
(6)若10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请说明其形成原因:______
2024-04-08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5 . 研究发现水稻的7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与水稻的产量相关,D基因控制高产性状,d基因控制低产性状。水稻至少有一条7号染色体正常才能存活。研究人员发现两株染色体异常稻(体细胞染色体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株甲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为_________,请简要写出区分该变异类型与基因突变最快捷的鉴别方法_________
(2)已知植株甲为高产植株,请设计实验判断植株甲的基因型,并写出证明D基因的位置(请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
(3)经实验确定基因D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低产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发现了一株植株乙。若植株乙的出现是精子异常所致,则具体原因是________
(4)若D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让植株甲、乙进行杂交,则正常高产子代的比例为________。(注:产生配子时,假设三条互为同源的染色体其中任意两条随机联会,然后分离,多出的一条随机分配到细胞的一极。)
2023-11-2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一)生物试题
6 . 某多年生二倍体闭花传粉植物,决定花色的基因D(红花)和d(白花)是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该植物存活至少要有一条正常的6号染色体。下图是甲、乙两植株体细胞6号染色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植株甲的变异是染色体片段的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2)已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Dd,让其自交产生F1。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可确定基因D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3)上述结论被证明后,利用植株甲进行人工杂交实验,人工杂交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花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发现了一株植株乙,若植株乙的出现是精子异常所致,则具体原因是精子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时6号染色体未分开,进入了一个子细胞。
②若让植株甲、乙进行杂交,则子代中白花占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植株乙在减数分裂I过程中3条6号染色体会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或2条6号染色体的配子)
2024-06-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9次半月考理科综合-高中生物
7 . 如图1表示某动物体(2N=4)体内减数分裂过程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3是某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该过程中仅发生一次异常。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1中的_______段,图1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图2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的细胞是_______(填序号),图2中细胞④位于图1中_______段。
(3)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如图3所示,其A、a两条染色体分别被标记为红色、黄色;B、b两条染色体分别被标记为蓝色、绿色。图3中细胞Ⅰ和细胞Ⅲ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则细胞Ⅰ中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_,细胞Ⅲ中向每一极移动的荧光点颜色有______________
(4)图3中ABb的精细胞的形成,是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一次异常,则产生该染色体异常精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1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
8 . 某研究所将纯种水稻品系甲(7号染色体上具有抗病基因)与具有其他优良性状但不抗病的品系乙杂交,获得的F1全为抗病水稻,F1自交获得的F2中抗病与不抗病水稻为1:1.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发现。品系甲、乙、F1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和形态均正常(如图所示),但产生的花粉可育率分别约为100%、100%和50%。

   

(1)取水稻花药观察减数分裂时。装片的制作流程是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图中C所示的时期为______
(2)研究人员根据花粉可育率推测,F1产生的带有______(填“抗病”或“不抗病”)基因的花粉可能败育,并欲利用现有植株设计杂交实验验证上述推测。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F1花粉可育率低与品系乙7号染色体上的两个“自私基因”D1、D2有关(如图Ⅰ),其中一个基因能编码抑制花粉发育的毒性蛋白,另一个基因能编码解除该毒蛋白作用的解毒蛋白。品系甲无“自私基因”D1、D2.

   

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相关基因后检测花粉可育率的结果如图Ⅱ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D1、D2是一对等位基因
B.D1基因编码解毒蛋白
C.D2基因编码毒性蛋白
D.D1基因可能在精原细胞中表达
E.D2基因可能在精细胞中才表达
F.“自私基因”有利于使品系乙的遗传信息更多地传递给后代
②研究人员在后续的研究中取了一株F2抗病水稻,发现该水稻的花粉可育率为1/2,但其自交获得的子代群体中抗病水稻的数量大于1/2,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024-05-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某动物(2n=38)细胞内发生了两条染色体融合成一条染色体的情况,过程如图所示(图中 A、B表示染色体片段),融合后的染色体称为重接染色体,脱离的小残片最终会丢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中只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B.该动物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可能是1、2、3或4
C.该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
D.该动物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一定减少
2024-01-08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0-11高三·江苏盐城·阶段练习
10 . 下图左边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A、a基因控制)乙(B、b基因控制)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另一种是白化病:右图表示的是该家庭成员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所在两对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根据上图判断,乙病属于哪一种遗传病?_____,Ⅱ-4的基因型是_____
2.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
3.右图①细胞处于_____期,该家庭中哪个个体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可以用右图①表示_____
4.右图②细胞中有_____个染色体组,导致该细胞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之一可能是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0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阜宁、大丰、栟茶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