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8 道试题
1 . 为研究4对等位基因A/a、B/b、D/d、E/e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已知4对等位基因都不位于Y染色体上。以某志愿者的若干精子为材料,检测产物中的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该志愿者12个精子的基因组成种类和比例与该志愿者理论上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种类和比例相同,本研究中不存在致死现象,所有个体的染色体均正常,各种配子活力相同。

等位基因

A

a

B

b

D

d

E

e

1

+

+

+

2

+

+

+

+

3

+

+

+

4

+

+

+

+

5

+

+

+

6

+

+

+

+

7

+

+

+

8

+

+

+

+

9

+

+

+

10

+

+

+

+

11

+

+

+

12

+

+

+

+

注:“+”表示有;空白表示无。
(1)人体睾丸内产生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是____,上述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____
(2)表中等位基因A、a和B、b的遗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据推断,该志愿者的基因e位于____染色体上。该志愿者的基因型为____
(3)在人类个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因片段互换而形成重组型配子,在该种情况下,重组型配子的比例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亲本型配子的比例。某遗传病受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且只要有1个显性基因就不患该病。该志愿者与某女性婚配,预期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7/18,则该女子产生基因型为bd的卵细胞概率是____
(4)本研究中,另有一个精子的检测结果是:基因A、a,B、b和D、d都能检测到。已知在该精子形成过程中,未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从配子形成过程分析,导致该精子中同时含有上述6个基因的原因是____
2023-12-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联考生物试题
2 . 某植株有绿茎、紫茎、黄茎三种,在研究其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时发现,用纯合的紫茎和黄茎杂交,F1全表现为紫茎。继续让紫茎自交获得F2,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紫茎:绿茎:黄茎=9:3:4。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植物茎秆的颜色至少受到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中出现紫茎:绿茎:黄茎=9:3:4的现象是____及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
(2)该植物黄茎的基因型有____种,黄茎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
(3)单株收获F2中紫茎的种子,每株所有的种子单独种植可得到一个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F3的性状分离比为9:3:4的株系占____
(4)科学家将该植物(2n=28)萌发的种子进行了人工处理,出现了染色体数为2n—1的植株。若该植株作为父本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产生含____(填数字)条染色体的雄配子。
2024-05-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1)图示果蝇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
(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Xr、XrXr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果蝇的概为_______
(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验步骤:_______
结果预测:
I.若_______,则是环境改变;
Ⅱ.若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
Ⅲ.若__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2023-09-15更新 | 427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单个精子的DNA提取技术可解决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因家系规模小而难以收集足够数据的问题。为研究4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以某志愿者的若干精子为材料,用以上4对等位基因的引物,以单个精子的DNA为模板进行PCR后,检测产物中的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如表所示。已知表中该志愿者12个精子的基因组成种类和比例与该志愿者理论上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种类和比例相同;本研究中不存在致死现象,所有个体的染色体均正常,各种配子活力相同。
等位基因AaBbDdEe






1

+++

2

++++

3

+++

4

++++

5

+++

6

+++
+

7

+++

8

++++

9

+++

10

++++

11

+++

12

++++
注“+”表示有;空白表示无
(1)表中等位基因A、a和B、b的遗传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据表分析,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排除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2)已知人类个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而形成的重组型配子的比例小于非重组型配子的比例。某遗传病受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且只要有1个显性基因就不患该病。该志愿者与某女性婚配,预期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7/18,据此画出该女性的这2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图:_________。(注:用“”形式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本研究中,另有一个精子的检测结果是:基因A、a,B、b和D、d都能检测到。已知在该精子形成过程中,未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从配子形成过程分析,导致该精子中同时含有上述6个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据表推断,该志愿者的基因e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现有男、女志愿者的精子和卵细胞各一个可供选用,请用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及基因E和e的引物,设计实验探究你的推断。
①应选用的配子为:___________;②实验过程:略;③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
5 . 野生型果蝇有m突变体和n突变体(分别由常染色体上M,N基因隐性突变而来),均表现为减数分裂过程异常。科学家用荧光染料对果蝇的初级性母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野生型和m突变体的显微照片如下图。n突变体细胞中出现了多个荧光点,1条染色体发出1个荧光,断裂的染色体片段也能发出荧光,对该突变现象解释为:互换过程中,需要完成一系列断裂重接过程,若在断裂片段还未来得及重连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就会产生染色体片段,过程如图乙所示。请回答问题:

(1)从甲图中A时期照片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野生型果蝇细胞减数分裂I中期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的4个四分体结构,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特点推测,该细胞所处的B时期为______,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
(2)观察甲图,分析m突变体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推测m基因的作用与____________有关。
(3)据乙图和题干信息分析,减数分裂I后期n突变体细胞中出现了______个以上的荧光点。
(4)由于两种纯合突变体的育性都很弱,因此每种突变体都是以杂合子的形式保存的,用基因型为MmNN和MMNn杂交,选出F1中MmNn相互交配,若F2______(“能”或“不能”)出现双突变体,说明两种突变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024-01-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6 . 贝克威思-威德曼综合征(简称BWS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缺陷导致的先天性疾病,与11号染色体上IGF2、HI9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可由多种原因导致,有研究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BWS综合征患者(患者1),该患者染色体数目正常.但两条11号染色体均来源于父亲。从细胞分裂的角度分析,该患者的父亲产生的配子含有2条11号染色体的原因是___。该患者染色体数目正常但仍患病,说明父源和母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___(填“相同”或“不同”)。
(2)随后研究者寻找到了另一位BWS综合征患者(患者2),研究者对正常人和患者2中IGF2和HI9的表达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与正常个体相比,患者___

(3)11号染色体上IGF2和HI9基因之间有一个ICR区域,能够调控两个基因的表达,而患者2的ICR区域发生了如图2所示的染色体片段缺失。研究者利用限制酶Apa I对患者2所在家系中个体的ICR区域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知,该个体患病与___(填"父源”、“母源”或“父源和母源”)染色体片段缺失相关,判断依据是___

(4)已知IGF2和HI9的表达受ICR区域调控。研究者对患者2家系不同个体的ICR区域甲基化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
___
7 .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其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存在Y染色体时才会表现为雄性。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Ⅰ.下图1是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a基因位于Ⅰ号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现选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如下图2所示。请回答:

(1)B、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F1中红眼∶粉红眼∶白眼=________,红眼中纯合子∶杂合子=________
(3)F1中粉红眼个体随机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后代中出现了极少量的含2条X染色体的白眼雄果蝇,可能是F1粉红眼中________(选填“雄”或“雌”)性个体分裂出现异常造成的。
Ⅱ.研究表明,果蝇群体中偶尔存在Ⅳ号染色体数异常的个体,一般含有1至3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均可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其余无法存活。Ⅳ三体(含有3条Ⅳ号染色体)产生的每个配子中至少有一条Ⅳ号染色体。
(4)某Ⅳ三体果蝇的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________条。若将该果蝇的Ⅳ号染色体分别标记为R1、R2、R3,则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分析,该果蝇可产________种配子。
(5)若两只Ⅳ三体果蝇交配,其子代中染色体数正常的雄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8 . 两性花植物中的雄性不育个体在杂交育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有颜色的种子又有利于筛选植株。研究人员用小麦(2=42)进行了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______________,其应用优势为______________
(2)为通过种子颜色就能区分雄性不育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蓝色,控制种子为白色)。
①三体新品种的培育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变异。
②在减数分裂时,带有R基因的染色体不能联会,则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正常的四分体___________个。
③已知带有R基因的染色体在减数第___________次分裂后期,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则产生含有22条染色体的配子,若该配子为雄配子,则不能与雌配子结合。科学家用此三体植株自交,所结的种子70%表现为白色雄性不育,其余种子表现为蓝色可育。该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22条染色体和含有21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丢失有关。
④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_____________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_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2023-08-1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卷(二)生物试题
9 . 果蝇为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其眼色(红眼与朱红眼)和翅型(长翅与残翅)是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其中眼色受基因A/a控制、翅型受基因B/b控制。野生型果蝇均表现为红眼长翅。某研究小组针对等位基因A/a和B/b在分裂过程中随染色体发生的规律性变化及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探究。
(1)显微镜观察发现,等位基因A/a和B/b所在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过程中会出现有别于有丝分裂的特殊行为。试从配子中染色体种类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些特殊行为对生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是______
(2)研究基因型为Aa的某个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规律性变化发现,由1条染色体上有2个A基因变为1条染色体上有1个A基因发生的时期是______;若考虑染色体互换现象的发生,则减数分裂过程中A和a基因分离发生的时期可能是______
(3)为确定控制果蝇眼色和翅型的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及其相应的遗传方式,研究小组利用野生型果蝇和朱红眼果蝇进行了甲、乙两组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亲代

子一代(只)

甲组

野生型

野生型

野生型(402)

野生型(198)

朱红眼(201)

乙组

野生型

朱红眼

野生型(302)

残翅(99)

野生型(300)

残翅(101)


①分析甲、乙两组实验可知,果蝇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______
②乙组实验中,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子一代野生型雌果蝇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______;子一代野生型果蝇随机交配,子二代中野生型果蝇占______
2021-08-03更新 | 3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摩尔根用果蝇(2N=8)作为遗传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使用了___________法。
(2)研究人员还对果蝇常染色体上的两对性状:体色(A/a)、眼色(B/b)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P黑体红眼♀灰体紫眼♂
F1灰体红眼
F2灰体红眼:灰体紫眼:黑体红眼2:1:1
①由实验结果可知果蝇体色和眼色的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利用黑体红眼果蝇与灰体紫眼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F1均为灰体红眼。该实验结果表明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③这两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__(“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④若用F1中灰体红眼雄果蝇与黑体紫眼雌果蝇杂交,后代表现为黑体红眼:灰体紫眼=1:1,据此结果请在图中标明B、b基因所在的位置           。若用F1中灰体红眼雌果蝇与黑体紫眼雄果蝇杂交,后代比例为灰体紫眼:黑体红眼:灰体红眼:黑体紫眼=19:19:1:1,则说明雌果蝇产生了__________种配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部分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的__________(填时期)发生了__________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