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8 道试题
1 . 基因A1和A2均位于果蝇的Y染色体上且位置相同(A1控制甲性状,A2控制乙性状)。已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细胞,其三条性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染色体可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为确定A1和A2的相对显隐性,研究者将正常的具有甲性状的雄果蝇与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具有乙性状的雌果蝇进行杂交,获得数量众多的F1。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染色体组成

XX

XY

XXX

XXY

XYY

YY

性别

雌性

雄性

致死

雌性

雄性

致死

A.XYA1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YA1=1∶1
B.XXYA2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XYA2∶XX∶YA2=2∶2∶1∶1
C.若F1雄性后代表现为甲性状∶乙性状=3∶2,则基因A1为显性
D.若F1雄性后代表现为甲性状∶乙性状=2∶3,则基因A2为显性
2 . 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1)某品种玉米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编码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若基因S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
(2)玉米的易倒伏(H)对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Ⅱ、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方法Ⅰ中发生的变异属于_____,三种方法中最难以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_,原因是_____
②方法Ⅱ中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F1)自交,假设只保留其自交后代(F2)中抗倒伏抗病植株的雄蕊(其他植株的雄蕊全部去除),所有植株雌蕊全部保留且都能成功受粉和发育,则所得F3中能稳定遗传的抗倒伏抗病植株占_____
(3)在栽培玉米(2N)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利用2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2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25%,正常二倍体占75%

2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亲本_____过程异常,从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出_____配子可育性更低。
2023-06-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红眼和白眼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基因 A/a、B/b、 D/d 控制。为探究上述三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用纯种灰身长翅白眼雄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红眼雌果蝇交配,F1全为灰身长翅红眼,用F1雄、雌果蝇做甲、乙两组测交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表1甲组:F1雄果蝇测交实验

灰身长翅红眼

灰身长翅白眼

黑身残翅红眼

黑身残翅白眼

雄果蝇

0

1/4

0

1/4

雌果蝇

1/4

0

1/4

0

表2乙组:F1雌果蝇测交实验(只统计体色和翅型两对性状)

灰身长翅

灰身残翅

黑身长翅

黑身残翅

雄果蝇

21/50

4/50

4/50

21/50

雌果蝇

21/50

4/50

4/50

21/50

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果蝇时,若数量多不易直接计数,应先用药物对其____后,倒在白纸上用毛笔进行计数。
(2)只考虑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红眼为____性性状,F1的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
(3)只考虑体色和翅形两对性状,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中的雌果蝇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____。F1雄、雌果蝇产生配子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F1中雄、雌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
(4)写出甲组测交实验(F1雄果蝇测交)的遗传图解。____
4 . 下表为人类和果蝇中性染色体和性别的关系。X、Y为性染色体,A为常染色体组。已知果蝇无X染色体个体和超雄(性指数≥1.5)个体均胚胎致死,没有Y染色体的雄果蝇不育。

性染色体

XY

XX

XXX

XXY

XO

XYY

性指数

1X:2A=0.5

2X:2A=1

3X:2A=1.5

2X:2A=1

1X:2A=0.5

1X:2A=0.5

人的性别

超雌

超雄

果蝇的性别

超雌(致死)


(1)由表可以得出果蝇的性别决定取决于________,而人类的性别决定取决于__________
(2)Bridges 用红眼雄蝇(XRY)和纯合白眼雌蝇(XX)分别做了多次交配实验,大约每2000个子代有一个白眼雌蝇或一个红眼雄蝇,这些子代称为初级例外子代,并发现是由于母本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导致。请写出初级例外子代的基因型,例外红眼雄蝇___,例外白眼雌蝇________
(3)现有一种关于由性染色体数量异常导致的三体中染色体配对的假说: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程度更高的染色体间更容易配对(占总体的76%,同型的性染色体同源程度更高),配对后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未发生配对的染色体则随机分向一极。请利用正常果蝇和(2)中初级例外子代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验证上述假说。(要求写 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动植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科学家研究发现棉花的一个染色体组含13条染色体(n=13),二倍体棉种染色体组分为A、B、C、D、E、F、G共7类,由其中三类染色体组组成的三交种异源四倍体拓宽了棉属遗传资源,为选育具有突破性状的棉花新品种提供了新种质,其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1)在三交种形成过程中,杂种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进行人工杂交时,需要在_______时期去掉母本花的雄蕊并套袋,以防雌蕊受粉。
(3)杂种二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________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 __________条染色体。
(4)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棕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白色(A)对棕色(a)为显性,不抗虫(B)对抗虫(b)为显性。现有甲、乙两个普通棉花品种(纯合体),甲的表现是白色不抗虫,乙的表现是棕色抗虫,若将甲乙杂交得到的F2代中的白色抗虫个体自交,得到的F3代中白色抗虫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若要以甲乙为实验材料,用操作简便的方法设计实验,获得白色抗虫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果蝇体细胞的X染色体上有一区段编号为16A(其上有多个基因),Y染色体没有该区段。野生型果蝇成虫体细胞的X染色体都只有1个16A区段,表现为圆眼。有些果蝇体细胞中1条X染色体上有2个16A区段,这些果蝇眼睛窄小,表现为棒眼。此外有些果蝇体细胞中1条X染色体上有3个16A区段,眼睛非常窄小,表现为超棒眼。

(1)果蝇眼形状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果蝇一条X染色体上16A区段重复越___________,眼睛越窄小。
(2)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棒眼雌蝇,其X染色体上的刚毛、翅脉两对基因及16A区段如图1所示。此种棒眼雌蝇与叉毛合脉棒眼雄蝇杂交后产生大量子代,结果见下表。
子代性状棒眼圆眼超棒眼
野生、野生叉毛、合脉野生、野生叉毛、合脉叉毛、野生野生、合脉叉毛、野生
数量5413374952184160121

据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子代中出现圆眼和超棒眼雄蝇的原因是亲本果蝇中的___________(“父本”或“母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X染色体上的交换,产生异常配子。请将生成上表中圆眼雄果蝇的异常配子染色体图画在方框中。_________

(3)大量观察发现,超棒眼雌蝇中不存在纯合子和含有2个16A区段的杂合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这两种类型的果蝇不能成活。研究人员设计如下杂交实验进行验证。选取多只超棒眼雌蝇与棒眼雄蝇杂交。若各组杂交后代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推测正确。
2021-12-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部分重点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7 . I、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下图1是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a基因位于II号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现选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如下图2所示。请回答:
   
(1)B、b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F1中红眼:粉红眼:白眼=________,红眼中纯合子:杂合子=________
(3)F1中粉红眼个体随机交配,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后代中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II、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一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
(4)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________。已知Ⅳ一三体的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则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配对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某Ⅳ一三体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IV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_________条(写出全部可能性)。
(5)果蝇的正常眼对无眼是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如果将无眼的普通果蝇与纯合正常眼三体果蝇杂交,得到F代,再用无眼的普通果蝇与F的三体果蝇杂交,其后代中正常眼与无眼的比例是_________
2023-07-2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8 . 下表为离体培养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时间。
时期G1SG2M合计
小时2.266.31.415.9

(1)表中细胞分裂过程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后,会使DNA复制立即停止。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至少经过________小时,最终所有细胞都停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M期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暂不分裂等。
(3)若一个基因型为AaXBXb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产生了四个子细胞,其中一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最可能是
①常染色体发生的异常是________ 。②性染色体发生的异常是_________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9 .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小白鼠的睾丸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进行相关细胞分裂的研究。具体操作方案如下表:

操作步骤

处理方法

操作目的

材料准备

向雄性小白鼠腹腔内注射秋水仙素溶液,3~4 h后再杀死小鼠

秋水仙素可以①____________,以获取更多便于观察的细胞

制备②________

取小鼠睾丸放入0.3%KCl溶液的小烧杯中,剪碎并过滤,在KCl溶液中低渗处理30 min,然后离心取上层细胞置于培养液中,并固定5 min

用低渗的KCl溶液处理,使③__________,便于观察

制片

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细胞悬液,轻轻敲打载玻片,同时从一侧轻轻吹气

敲打和吹气可使④________,便于观察

镜检

将载玻片干燥后染色20~30 min,并用显微镜观察

获取实验结果

绘图

通过观察,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绘制了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图像和曲线(图1和图2)

展示并交流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操作方案表中的空白内容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2)用低渗的KCl溶液处理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等因素,否则会导致细胞破裂,使染色体丢失,影响观察效果。
(3)图1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值为1∶2的细胞是________。图2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区段________,HI区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_细胞。
(4)若该动物基因型为AaXbY,某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只含基因a的精子。从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的角度分析,与该异常精子形成相关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
(5)近年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Met)具有降低肿瘤发生的作用。为探究Met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Met培养液培养肝癌细胞,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组别

G1

S

G2+M

凋亡率

Bax

Bcl2

对照组(%)

55

36

9

5.6

28

53

实验组(%)

67

24

9

32.6

37

38

注:G1、S、G2和M代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
① 分析图3可得出结论:Met的________与其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正相关。
② 将图3中Met浓度为5 mM、培养48 h的培养液离心,去除上清液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及分析,得到各时期的细胞比例、凋亡率及凋亡蛋白基因BaxBcl2的表达量,并与对照组相比得到上表所示数据。据此推测,Met使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___________期。除此以外,Met能抑制肿瘤生长的内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
2022-11-24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染色体DNA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简称STR)是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根据单元的重复次数,成对染色体的同一STR位点简记为n/m(一条染色体中重复n次,另一条染色体中重复m次),如下图所示。若某染色体无它的同源区段,则STR位点简记为n。

某孕妇妊娠25周后胎死腹中,引产后娩出1男死婴,胎盘娩出后随之娩出与胎盘不相连的一堆葡萄状组织(医学上称葡萄胎),是异常受精后无法发育成胚胎的病变体。经鉴定,死亡胎儿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无染色体畸变。为明确诊断葡萄胎的成因,医生分别从死亡胎儿肝脏组织、葡萄胎组织及双亲静脉血中提取DNA,用于STR分析,结果如下表(“-”表示未检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STR位点

父亲

母亲

胎儿

葡萄胎

D1

18/18

18/19

18/19

18/18

D2

25/29

23/26

23/29

25/25

D3

36/24

24/28

36/24

36/36

D4

28

17/21

21

-

D5

30

-

30

30/30


(1)若只考虑STR位点D3,这对夫妻日后再次怀孕,则下一胎与此次死胎基因型不同的概率为______
(2)若本例中的父亲是红绿色盲患者、母亲的双亲均正常,但其哥哥是红绿色盲患者,则与色盲基因肯定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STR位点是______,本例中的胎儿和葡萄胎细胞中不含红绿色盲基因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若已确定母亲为红绿色盲基因a携带者,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他们后代中色盲基因的携带情况。______
(3)表中对于分析本例葡萄胎的染色体来源没有诊断意义的STR位点是______
(4)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减数分裂异常使卵细胞的染色体丢失而形成空卵的原因有:
①一个精子在空卵中自我复制。
②两个精子同时进入同一空卵。
根据上表信息分析,本例葡萄胎的形成原因是上述中的______(填序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022-10-0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6月统测生物试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