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8 道试题
1 . 黑腹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B/b控制,野生型表现为红眼长翅。实验室保存有能稳定遗传的白眼长翅和红眼残翅两个品系果蝇,让这两个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两对基因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的F1野生型雌雄个体互相交配,后代雌性个体中与实验一亲本(P)表现型相同的占________
(3)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染色体组成XY、XYYXX、XXYXXX、YY、OYXO
发育情况雄性可育雌性可育胚胎致死雄性不育

某兴趣小组在重复实验二时,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有人认为是基因突变,也有人认为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该兴趣小组为探究原因,设计以下杂交实验:
用该果蝇与正常的红眼雄果蝇杂交,对后代的性别与眼色进行统计分析:
①若____________,则该白眼雌果蝇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
②若为染色体数目变异造成的,则该白眼雌果蝇有关眼色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该变异最可能是亲本________(填“雌”或“雄”)果蝇__________(填具体时期)异常造成的。
2 . 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其对应的性别关系如下:XX、XXY为雌性;XY、XYY、XO为雄性;XXX、YO、YY致死。在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雌果蝇中,XY联会的概率远低于XX联会。果蝇的部分突变型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部分性状表现基因符号所在染色体
翅型长翅(显性)、残翅Vg、vg
眼色红眼(显性)、白眼W、wX
刚毛直刚毛(显性)、卷刚毛Sn、snX
翅型长翅(显性)、小翅M、mX
(1)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的眼色实验证明了______,其证明过程使用了______法。
(2)研究人员将一白眼雌果蝇(2n=8)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2n=8)杂交,子代出现一基因型为XWXwY的红眼雌果蝇,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亲代雄果蝇”或“亲代雌果蝇”)在形成配子的______期发生了染色体的错误分离。
(3)现将一只含3条性染色体的白眼雌果蝇(2n=9)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果蝇(2n=8)杂交,子代性状及比例有很大概率是______,也有可能是______
(4)果蝇的翅型有3种类型:长翅、小翅和残翅,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个体中Vg和M基因同时存在表现为长翅,Vg基因不存在表现为残翅,其余表现为小翅。某生物兴趣小组随机选取一只长翅果蝇(纯合子,2n=8)与一只小翅果蝇(纯合子,2n=8)杂交,F1中出现小翅,则亲本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
(5)已知染色体上两基因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染色体互换的机会就越多,反之越少。现让一红眼长翅直刚毛雄果蝇(纯合子,2n=8)与白眼小翅卷刚毛雌果蝇(纯合子,2n=8)杂交获得F1,再将F1雌果蝇与白眼小翅卷刚毛雄果蝇(纯合子)杂交,部分表型子代的数量关系为:红长直(500)、红长卷(5)、白长直(25)。分析结果可知,F1的雌果蝇产生的配子最多有______种,m基因与______(填“sn”或“w”)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距离较近。
2023-07-16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3 . 果蝇的翅形、体色和眼色(红眼和白眼)是三对相对性状。翻翅和正常翅(A、a)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灰体和黑檀体(B、b)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请根据下面信息回答:

亲本

子代

组合一

翻翅×正常翅

翻翅∶正常翅=1∶1

组合二

翻翅×翻翅

翻翅∶正常翅=2∶1

(1)现有两组果蝇做了下表中的杂交实验:
①由表可知,正常翅为____________性性状。
②在组合二的子代中,出现翻翅∶正常翅=2∶1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现型,请分析回答:
①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若让F1中翻翅灰体果蝇相互交配,则其后代中翻翅灰体∶翻翅黑檀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黑檀体比例为_______
(3)果蝇的红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亲本杂交,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XrXrY的白眼果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__________次分裂时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
2023-10-1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
(2)果蝇的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下表中四种果蝇若干只,可选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表现型

卷曲翅♂

卷曲翅♀

正常翅♂

正常翅♀


选用______(填序号)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性状表现为______,则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3)果蝇X染色体上有下列等位基因:直刚毛(E)和焦刚毛(e),XY染色体上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如何通过杂交实验,确定控制刚毛性状的等位基因(E、e)是否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写出杂交方案及相应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性染色体三体(比正常果蝇多一条性染色体)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条性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配对联会而正常分离,另一条性染色体不能配对而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则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果蝇,所产生配子的性染色体组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
2022-10-1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十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油菜物种Ⅰ(2n=20)与Ⅱ(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Ⅰ的染色体和Ⅱ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____(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____条染色体。
(3)该油菜新品系经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甲×乙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乙×丙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①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色。
②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___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迖。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____,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
③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可能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
2022-04-3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鸡的性别决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请根据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鸡的性别决定存在两种假说,假说一认为只有Z型性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达到一定剂量,才能表现为雄性,ZW性染色体类型因Z染色体上DMRT1基因剂量不足而表现为雌性。假说二认为,W型性染色体的显性效应使ZW性染色体类型表现为雌性性状。
(1)某科研小组将非芦花公鸡(基因型为ZbZb)和芦花母鸡(基因型ZBW)的性腺经紫外线处理后进行杂交,产生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ZZW的芦花雄鸡,该实验结果更支持假说___(填“一”或“二”)。不考虑基因突变,产生该小鸡的异常生殖细胞来源为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该变异发生的具体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
(2)鸡在自然状态下有时性别也会发生反转,研究发现性反转而成的雌鸡的DMRT1基因序列并未改变,而是一条Z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修饰而抑制了该基因的表达,已知,该基因的甲基化修饰是可遗传的,一只性反转雌鸡与正常雄鸡交配后,产生的后代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_,请画出该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解________。(用ZD表示未发生甲基化的DMRT1基因,ZD-CH3表示发生甲基化修饰的DMRT1基因)
(3)向雄鸡的鸡胚中注入一定量的雌性激素,孵出雏鸡初期表现为雌性性状,但表型会快速恢复为雄性。说明,激素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DMRT1基因的结构或DMRT1基因的表达。雄鸡长期饲喂含有一定量雌激素的饲料后,也会性反转为雌鸡,与正常雄鸡交配产生的子代,经正常饲喂后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
7 . 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是ZW型。某研究机构在野生家蚕调查中发现了一些隐性纯合突变体,这些突变体的表型、基因及基因所在染色体的情况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部分):
突变体表型第二隐性灰卵第二多星纹抗浓核病幼蚕巧克力色
基因abde
基因所在染色体12号12号15号Z

(1)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和ZW型,属于前者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包括人、__________、某些两栖类和许多昆虫。
(2)表中所列基因,不能与a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雌蚕的染色体共有__________种形态,雌蚕成虫体内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条W染色体。
(4)幼蚕不抗浓核病(D)对抗浓核病(d)为显性,体色黑色(E)对巧克力色(e)为显性。一只不抗浓核病黑色雄性幼蚕饲养至成虫后,与若干只基因型为ddZeW的雌蚕成虫交配,产生的F1幼蚕全部为黑色,且不抗浓核病与抗浓核病个体的比例为1:1,则该雄性幼蚕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F1不抗浓核病黑色雌蚕成虫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__________
(5)生产实践中发现雄蚕具有食桑量低、产丝量多且质量高的特点,在幼蚕中筛选雄蚕进行饲养有重要经济价值。已知家蚕卵壳黑色(G)和白色(g)取决于胚胎的基因型,基因G、g位于常染色体上。辐射处理会使部分黑壳卵中携带基因G的染色体片段易位到性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研究人员用60Co照射处理黑壳卵并用这些卵孵化后的成虫作亲本进行育种,育种流程及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上述三组实验中,选择第__________组子代的__________(填“雌”或“雄”)蚕与白壳野生型蚕杂交,可根据卵壳颜色来确定杂交后代的性别,不选择其他两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从该组选育的个体杂交后,卵壳为__________色的将全部孵育成雄蚕。
(6)为省去人工筛选的麻烦,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一只特殊的雄蚕甲,甲的Z染色体上存在隐性纯合致死基因f和h。利用甲与普通雌蚕(ZFHW)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中雌蚕在胚胎期均死亡,从而达到自动保留雄蚕的目的。
①雄蚕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②实际杂交后代中雌:雄≈1.4:98.6,推测少量雌蚕能存活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
2024-06-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8 . 杜洛克猪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均位于细胞核中),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
毛色红毛棕毛白毛
基因组成A_B_A_bb、aaB_aabb

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
2.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_________
3.如果将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子代能产生棕毛个体的交配组合(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有1个调查小组对某一家族的某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

4.由图可知该遗传病是_________(显/隐)性遗传病。若Ⅱ5号个体携带有此致病基因,可推知该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
5.若Ⅱ5号个体不携带有此致病基因,则10号与一正常的男子结婚,准备生育前是否需要做遗传咨询?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这种单基因遗传病为红绿色盲,Ⅱ5和Ⅱ6均正常且染色体数正常,但Ⅲ9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ter综合症(XXY)患者,其病因是Ⅱ代中的_________号个体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_________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
2020-05-2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9 . 果蝇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红眼和白眼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基因 A/a、B/b、 D/d 控制。为探究上述三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用纯种灰身长翅白眼雄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红眼雌果蝇交配,F1全为灰身长翅红眼,用F1雄、雌果蝇做甲、乙两组测交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表1甲组:F1雄果蝇测交实验

灰身长翅红眼

灰身长翅白眼

黑身残翅红眼

黑身残翅白眼

雄果蝇

0

1/4

0

1/4

雌果蝇

1/4

0

1/4

0

表2乙组:F1雌果蝇测交实验(只统计体色和翅型两对性状)

灰身长翅

灰身残翅

黑身长翅

黑身残翅

雄果蝇

21/50

4/50

4/50

21/50

雌果蝇

21/50

4/50

4/50

21/50

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果蝇时,若数量多不易直接计数,应先用药物对其____后,倒在白纸上用毛笔进行计数。
(2)只考虑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红眼为____性性状,F1的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
(3)只考虑体色和翅形两对性状,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中的雌果蝇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____。F1雄、雌果蝇产生配子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F1中雄、雌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
(4)写出甲组测交实验(F1雄果蝇测交)的遗传图解。____
10 . 果蝇体细胞的X染色体上有一区段编号为16A(其上有多个基因),Y染色体没有该区段。野生型果蝇成虫体细胞的X染色体都只有1个16A区段,表现为圆眼。有些果蝇体细胞中1条X染色体上有2个16A区段,这些果蝇眼睛窄小,表现为棒眼。此外有些果蝇体细胞中1条X染色体上有3个16A区段,眼睛非常窄小,表现为超棒眼。

(1)果蝇眼形状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果蝇一条X染色体上16A区段重复越___________,眼睛越窄小。
(2)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棒眼雌蝇,其X染色体上的刚毛、翅脉两对基因及16A区段如图1所示。此种棒眼雌蝇与叉毛合脉棒眼雄蝇杂交后产生大量子代,结果见下表。
子代性状棒眼圆眼超棒眼
野生、野生叉毛、合脉野生、野生叉毛、合脉叉毛、野生野生、合脉叉毛、野生
数量5413374952184160121

据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子代中出现圆眼和超棒眼雄蝇的原因是亲本果蝇中的___________(“父本”或“母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X染色体上的交换,产生异常配子。请将生成上表中圆眼雄果蝇的异常配子染色体图画在方框中。_________

(3)大量观察发现,超棒眼雌蝇中不存在纯合子和含有2个16A区段的杂合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这两种类型的果蝇不能成活。研究人员设计如下杂交实验进行验证。选取多只超棒眼雌蝇与棒眼雄蝇杂交。若各组杂交后代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推测正确。
2021-12-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部分重点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