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3 道试题
1 . 果蝇的染色体数量少,易于饲养,是良好的遗传学材料。科研人员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作为亲本杂交,并让F1随机交配产生F2。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F1中雌果蝇表型都为__________,雄果蝇表型都为__________
(2)若在F1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含有三条性染色体(XXY),则其眼色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推测该果蝇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
(3)F2中灰身红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这些灰身红眼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若从F2中随机挑选一只灰身红眼雌果蝇和一只灰身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则后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__
2 . 摩尔根用果蝇(2N=8)作为遗传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使用了___________法。
(2)研究人员还对果蝇常染色体上的两对性状:体色(A/a)、眼色(B/b)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P黑体红眼♀灰体紫眼♂
F1灰体红眼
F2灰体红眼:灰体紫眼:黑体红眼2:1:1
①由实验结果可知果蝇体色和眼色的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利用黑体红眼果蝇与灰体紫眼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F1均为灰体红眼。该实验结果表明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③这两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__(“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④若用F1中灰体红眼雄果蝇与黑体紫眼雌果蝇杂交,后代表现为黑体红眼:灰体紫眼=1:1,据此结果请在图中标明B、b基因所在的位置           。若用F1中灰体红眼雌果蝇与黑体紫眼雄果蝇杂交,后代比例为灰体紫眼:黑体红眼:灰体红眼:黑体紫眼=19:19:1:1,则说明雌果蝇产生了__________种配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部分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的__________(填时期)发生了__________
3 . 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
(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_____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①两组杂交实验互为_________实验。由结果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__________(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__________而丢失。
② 但因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__________(雌、雄)配子育性很低,所以杂交一与杂交二的结果不一致。
(4)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的6号单体植株为__________(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___________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___________,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2021-10-05更新 | 7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无融合生殖是指不经过正常减数分裂和精卵细胞融合而产生胚或种子的特殊生殖方式,后代基因型与母本保持一致。我国科研人员对杂交稻的无融合生殖进行了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后代在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由于杂种水稻的后代会发生_________,无法保持亲本性状,农民必须每年购买新的种子。
(2)spoll-1、rec8和osd1是调控水稻减数分裂过程的三个重要基因,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相关基因的纯合突变子,并观察突变体的减数分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CRISPR/Cas9系统通过________识别需要编辑的“目标”DNA分子,核酸酶Cas9的作用是________
②由图可知,osd1和spoll-1基因发生突变分别导致出现异常现象的具体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
③参考上图,在方框中画出spoll-1、rec8和osd1三基因纯合突变子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___________
(3)水稻细胞中M基因编码的M蛋白在受精卵发育成胚的启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基因型为mm突变体因缺少M蛋白,胚在早期发育过程会停滞。用基因型为Mm和MM的水稻进行正反交,结果发现Mm作母本时所结种子均能萌发,MM作母本时后代有50%种子不能萌发。据此推测,不能萌发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受精卵中来自________(填“精子”、“卵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的M基因表达从而促进受精卵发育成胚,M蛋白在_________(填“受精之前”或“受精之后”)合成。
(4)水稻1号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mtl会引起花粉发育过程雄配子中染色体碎片化,从而会导致精卵融合后来自父本的染色体组消除。根据(2)、(3)、(4)提供的信息,写出通过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杂合水稻种子的思路: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5 . 下图是某动物部分细胞增殖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乙细胞的名称是_____,甲~丁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
(2)图1中C1D1段可对应图2中的_____段,处于图2曲线E2F2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比值为_____。在甲~丁细胞中,与图1中D1E1段相对应的细胞有_____
(3)甲~丁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异常的细胞是_____,出现异常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
(4)若图中异常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正常进行减数分裂Ⅱ,会形成_____种类型的配子,其中有_____个正常的配子。
6 . 有一种鱼鳞病(由基因E、e控制)是由微粒体类固醇、硫酸胆固醇和硫酸类固醇合成障碍引起的。某家庭成员色觉均正常,部分个体患有鱼鳞病,遗传系谱如图1。基因检测时发现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Ⅲ8携带色盲基因(b)。图2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发病风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鱼鳞病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其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___规律。Ⅱ4与Ⅱ5基因型相同概率为______________
(2)Ⅲ7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若Ⅲ7与某一患鱼鳞病但色觉正常男性婚配(不考虑突变或交叉互换),后代不患病概率为______________
(3)Ⅲ8与一正常男性婚配并生有一色盲男孩。男孩长大后发现无生育能力,经检查其患有克莱费尔特症(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请运用有关知识解释患病原因:_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原始生殖细胞在__________时期发生异常,形成了基因型为________的配子。
2023-06-24更新 | 3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高考冲刺模拟试卷生物试题(七)
7 . 某二倍(2n=6)体雄性动物(XY型性别决定)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甲、乙为其细胞分裂的相关示意图。图甲为细胞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图乙为某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通过显微镜观察该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一般选用雄性的精巢作为观察对象,原因是____;在显微镜下能否观察到甲细胞进入下一分裂时期的过程,并请说明原因____
(2)图乙中a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为____
(3)若细胞甲后续进行正常的分裂,则最终形成的异常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产生该基因型配子的原因是____
(4)若甲产生的配子与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产生的卵细胞(不考虑互换及突变)受精,则子代雄性个体中不会含有XA,原因是____。在丙图中画出该动物某一细胞连续经历一次有丝分裂和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8 . 下图所示为某雄性动物生殖细胞形成时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图。设该动物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N,请回答:

(1)A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B是___________细胞, C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2)曲线段a—b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段b—c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若有交叉互换,发生在曲线中的哪一曲线段___________。(以横轴上的数字表示)。
2023-02-13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前模拟生物试题
9 .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可通过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进行繁殖。
(1)酵母菌在营养条件适宜时进行无性生殖,可通过_____分裂产生新个体,繁殖速度快。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二倍体酵母菌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在合适条件下再萌发,经过细胞融合重新形成二倍体酵母菌。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_____,因而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_____性。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生殖方式,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
(2)某实验室发现一种缺失了X基因的突变体酵母菌。突变体中会有部分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单倍体孢子,这样的孢子活力下降。科研人员对其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
下图为野生型酵母菌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只标注了其中一对染色体),图中左侧为野生型酵母,右侧为突变体酵母菌产生染色体异常的单倍体孢子的过程。

①据图分析,减数分裂的MI与MII过程中,突变体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特征是_____。观察发现突变体酵母菌产生的单倍体孢子中约16.4%染色体数目异常,据此推测突变体中约_____%的亲代酵母细胞减数分裂发生异常。
②进一步观察发现突变体酵母菌在产生染色体异常的单倍体孢子过程中,在_____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正常。此时,同源染色体间形成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链状结构,称为联会复合体(SC)。依据图中信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SC的含量变化的差异是_____,导致染色体行为异常。结合上述信息,推测野生型酵母菌中X基因的功能是_____
③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将X基因转入_____酵母菌中,可观察或检测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022-10-22更新 | 3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某二倍体植物(2n=14)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下表,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编号

1

2

3

4

5

总株数

35

42

36

43

46

可育:不育

27:8

32:10

27:9

33:10

35:11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______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种子为黄色)。

①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______(填时期)联会的两条______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8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②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8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③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______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2022-11-11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