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编辑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番茄是两性植物,既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雄性不育是实现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
(1)目前番茄雄性不育ms系的应用最为广泛,ms基因是野生型植株2号染色体上MS基因(可育基因)中插入一段DNA序列形成的,由此可见该种雄性不育株的变异类型是____
(2)番茄幼苗茎秆有两种性状,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研究者将苗期紫茎雄性可育和苗期绿茎雄性不育两种纯合品系杂交,F1自交,并对F2在苗期和结果期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F2

检测单株数

可育株

不育株

苗期紫茎单株

各取90株

89株

1株

苗期绿茎单株

1株

89株

上述结果说明亲代个体中ms基因与____(填“A基因”或“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依据上述发现,育种工作者选择____番茄幼苗即可获得雄性不育株。
(3)目前雄性不育株多以自然变异为主,可供研究或应用的数量有限。某科研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雄蕊特异基因SISTR1成功获得了雄性不育番茄。CRISPR/Cas9 系统主要由向导RNA(sgRNA)和Cas9蛋白两部分组成,sgRNA可引导Cas9蛋白到特定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其机制如图所示。

①CRISPR/Cas9系统的表达涉及过程I和II,其中II过程表示____
②sgRNA可引导识别目标DNA序列的原理是____,Cas9蛋白可催化____键断裂,剪切特定DNA片段。
③基因编辑是否成功可以通过提取相关基因进行PCR扩增后经____鉴定。
2 . 我国中科院的研究团队利用细胞工程和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只有双母亲来源的孤雌小鼠和双父亲来源的孤雄小鼠,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同性繁殖。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卵细胞转化成phFSC相当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 首先应保证其处于_____________的环境, 除了适宜的营养物质、温度等条件外,还需要控制的气体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培育孤雄小鼠需要将精子和具卵细胞细胞核特点的 ahESC同时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此卵母细胞应体外培养到_____________期。在对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时,除了显微操作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等方法处理,得到的重构胚通常需要发育到_____________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3)不考虑致死情况,得到的孤雄小鼠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利用胚胎分割的方法对乙进行处理得到了多只孤雄小鼠, 在分割囊胚阶段的胚胎时, 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
3 . 为研究果蝇K基因的功能,科研人员运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K基因。

(1)CRISPR系统由向导RNA和Cas9核酸酶组成,向导RNA可与DNA的一条链通过_____原则结合,Cas9酶能将与之结合的双链DNA切割,如图1所示。Cas9酶与基因工程使用的限制酶作用的差异是_____
(2)为后续筛选K基因“敲除”的果蝇,在K基因DNA断裂位点插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需提供携带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供体质粒。
①应选用_____处理图2所示的质粒和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以构建供体质粒,同时避免质粒自连。
②将Cas9酶基因、向导RNA基因和供体质RFP基因粒导入果蝇的_____中,若检测到红色荧光,则表明K基因可能被成功“敲除”,该受精卵发育成的果蝇即为F₀代果蝇。
(3)为确认K基因是否被成功“敲除”,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科研人员用图3中的引物I、II、III对F₀代果蝇DNA进行PCR并电泳检测(大于10kb片段单次PCR无法完成扩增)。若敲除成功,则观察到的不同个体电泳条带可能有两种情况:__________(长度单位:kb),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
②近年来,科研人员又发现了一种检测基因的方法——Cas12a酶法。该酶类似Cas9能够在向导RNA的作用下,在特定位点剪切目标DNA之后,还发挥非定向切割单链DNA的功能(如图)。用该方法检测敲除是否成功并排除“脱靶”的方法是:利用_____序列设计向导RNA,取待检测细胞克隆导入_____和报告分子,观测指标是_____

(4)为进一步研究K基因功能,科研人员做了如下表的实验,由此推测K基因的功能是_____

子代果蝇个数(只)
野生型♂×野生型♀103
野生型♂×K基因“敲除”果蝇♀109
K基因“敲除”果蝇♂×野生型♀0
4 . 2018年11月,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引发了国内巨大的争议。基因编辑过程的实质是用特殊的引导序列将“基因剪刀——Cas9酶”精准定位到所需修饰的基因上然后进行编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用_____法将特殊的引导序列与“基因剪刀——Cas9酶”导入目的细胞,上述实例中目的细胞为_____
(2)“露露”与“娜娜”其实也是试管婴儿,试管婴儿需让成熟且_____的精子与成熟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该时期所采用的培养条件是:营养条件、_____、适宜的温度和pH、_____。早期胚胎移入代孕母亲的子宫后,能成活并生长的生理学基础是_____
(3)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_____,通常可以从_____中分离得到。
2022-11-2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技术等新技术被用于水稻等作物改良。sgRNA和Cas9蛋白是CRISPR/Cas9系统的核心,sgRNA是根据靶基因设计合成的向导RNA,引导Cas9蛋白对靶基因进行剪切,实现对靶基因定点编辑。
(1)CRISPR/Cas9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细菌细胞内,推测其作用是____________。CRISPR/Cas9系统中的sgRNA可与目标DNA结合,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有时存在编辑对象出错而造成“脱靶”,sgRNA的识别序列越短,脱靶率越高,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交水稻的培育常用到雄性不育系。水稻是两性花,其雄性育性受基因控制,但高温会导致花粉败育。科研人员发现两株温敏型雄性不育突变株M和N,其雄性不育的起点温度分别为25℃、21℃。考虑到大田中环境温度会有波动,制备水稻杂交种子时,选用植株N作母本进行杂交更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为培育不受温度影响的雄性不育株,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将纯合野生稻(2N)甲中的冷敏型基因g改造为耐冷型基因G,筛选得到纯合耐冷突变体乙。同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H)转入不抗虫野生稻中,外源抗虫基因可插入到不同的染色体上,培育得到纯合抗虫水稻丙和丁。科研人员进行如表所示实验。

实验

亲本

F1表型

F2表型及数量

A

甲×乙

耐冷型

耐冷型280,冷敏型200

B

丙×丁

全抗虫

抗虫1502,不抗虫99

①据实验A的F2中耐冷型植株与冷敏型植株的数量比,有人提出假设: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但带有G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假设其花粉成活率保持不变)。请设计杂交实验方案,检验上述假设,并写出支持该假设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B的F2出现该性状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我国绒山羊所产的羊绒因品质优秀被誉为“软黄金”而畅销全球,但如今在绒山羊育种过程中存在单纯为提高羊绒产量盲目杂交,造成羊绒质量降低等问题,研究者就此开展了相关研究。
(1)胸腺素β4(Tβ4)是动物体内一种分布广泛的多肽,在细胞的________上合成,通过影响组成细胞骨架的________纤维的组装影响细胞的迁移和分化。
(2)研究表明,Tβ4可促进动物毛发生长。研究者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Tβ4基因定点敲入绒山羊基因组中,获得新型绒山羊,操作过程如图1。


①以普通绒山羊体细胞基因组为________,选择图1中的引物组合________进行PCR扩增,筛选出Tβ4基因定点整合的细胞。
②图1 中的X为________细胞,将获得的重组细胞发育成的94个早期重构胚胎移植到母羊体内,成功获得一只Tβ4基因定点整合的羔羊1704。
③绒山羊的皮肤有两种毛囊,初级毛囊(P)产粗毛,次级毛囊(S)产绒。绒细度是确定羊绒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者对1704的羊绒产量及品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图2、图3。
结果表明________
(3)图1所示技术的成功率非常低,各个技术环节也有待进一步改进。若要快速、大量繁育Tβ4基因定点整合的绒山羊,还可以使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
(4)图4为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的主要信号通道。信号分子VEGF束缚于细胞外基质的凝胶结构中,MMPs可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释放VEGF,TIMP3是MMPs的抑制剂。Tβ4通过激活图示的信号通路促进绒山羊绒毛生长。据此推测,与对照组相比, Tβ4基因定点整合绒山羊体内TIMP3、VEGF和P38三种物质含量变化情况依次是________
2021-11-09更新 | 86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两位在基因组编辑技术(如CRISPR/Cas)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这项技术的问世源自于人们在本世纪初对细菌抵御噬菌体的机理研究:不少的细菌第一次被特定的噬菌体感染后,由细菌Cas2基因表达的Cas2核酸内切酶(蛋白质)便会随机低效切断入侵的噬菌体DNA双链,并将切下的DNA片段插入CRISPR位点,形成“免疫记忆”。当细菌再次遭遇同种噬菌体时,由CRISPR位点转录产生的crRNA便会将另一种核酸内切酶(如Cas9)准确带到入侵者DNA处,并将之切断,即“免疫杀灭”。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体内发生图中的①过程,需要细菌提供场所、模板、原料、能量等
B.图中②过程的机理类似于mRNA与DNA模板链的结合
C.核酸内切酶Cas2通过识别特定序列的DNA,并在特定位点将DNA切断
D.细菌利用CRISPR/Cas9分子装置剿灭入侵噬菌体的过程相当于高等动物的特异性免疫
2021-10-14更新 | 290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五十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5)。
基因魔剪:CRISPR/Cas系统
要揭示生命的运作原理,常需要对基因进行编辑。在过去,这一步异常艰难。但随着CRISPR/Cas技术的出现,科学家已能在极短时间内就更改生命密码。
CRISPR/Cas9系统由Cas9蛋白和人工设计的gRNA构成。在gRNA引导下,Cas9与靶序列结合并将DNA双链切断。随后细胞通过自身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将断裂上下游两端的序列连接起来,但通常会在断裂处造成少量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当DNA双链断裂后,如果细胞中有DNA修复模板(由需要插入的目的基因和靶序列上下游的同源序列组成),断裂部分可依据修复模板进行精确修复,从而将目的基因描入到指定位点。
通过在Cas9基因中引入突变,获得了只有切割一条链活性的nCas9。将nCas9与胞嘧啶脱氨酶或腺嘌呤脱氨酶融合,科学家开发出了单碱基编辑技术(图2),能够对靶位点进行精准的碱基编辑,最终可以分别实现C→T(G→A)或A→G(T→C)的碱基替换。

对CRISPR/Cas系统的不断改造,使其在基因编辑外,还可用于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等。虽然目前CRISPR/Cas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脱靶问题等,但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其应用前景广阔。
(1)利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基因编辑,需构建含gRNA基因和Cas基因的___________,并导入受体细胞。gRNA依据___________原则与靶序列特异性结合,引导Cas9蛋白进行切割。
(2)有些遗传病是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改变引起的,如果要修正此基因突变,图示的三种途径中,哪种更为合适?__________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3)如果要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一个基因从基因组序列中删除,设计gRNA的思路是___________
(4)将CRISPR/Cas9技术用于抑制基因转录时(不改变基因结构),需对CRISPR/Cas9系统进行改造和设计,请写出基本思路__________。。
(5)将CRISPR/Cas技术应用于人类基因的编辑时,特别要注意___________方面的问题。
2021-01-24更新 | 125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两位女科学家因发现“CRISPR / Cas9基因剪刀”而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CRISPR/Cas9 系统可对基因组进行定点编辑,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1)据图1可知,在向导RNA(sgRNA)的引导下,Cas9利用其具有的______个内切酶活性位点,水解目标DNA的______
(2)科研人员通过突变得到内切酶活性全部消失的dCas9,建构的CRISPR / dCas9系统保留向导RNA(sgRNA)引导进入基因组的能力。当dCas9与VP64、P65等转录激活因子融合,形成的dCas9-SAM可进行基因调控等研究。
①图2示意将OCT4、KLF4、MYC及SOX2四个基因的sgRNA序列串联成的sgRNA质粒和dCas9-SAM质粒与磷脂等混合(形成包埋DNA脂质体结构)。将脂质体加入到细胞系MCF7的细胞培养皿中,能实现基因转移的原理是______。24h后通过添加______筛选并进行单细胞培养即可得到基因编辑后细胞。此过程须在37℃,气体环境为______的细胞培养箱中进行。
②转染好的细胞用裂解液消化后,使用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总RNA,取1μg提取的RNA使用反转试剂盒进行操作即得到______,然后将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PCR操作时通常_____5分钟,变性30秒,再复性、延伸,循环等。
③该实验通过4种sgRNA对MCF7细胞进行编辑,可实现多基因______的目的。
10 . 杂种优势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当中,但杂交种子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无法保持其杂种优势。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某杂交稻的四个内源基因,获得了可以发生无融合生殖的Fix植株。Fix 植株在营养生长阶段表现正常,但育性明显下降。通过检测,在其子代中得到了基因型与亲本完全一致的植株,表型也与Fix杂交稻高度相似。下图示Fix植株的生殖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敲除的基因中有影响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基因
B.基因的缺失会导致雌雄配子不能识别和结合
C.受精卵中来自雄配子的染色体因降解而消失
D.Fix 植株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保留杂种优势
2020-11-2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