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河鲀毒素(TTX)是一种致毒因子,常有人因误食有毒河鲀鱼而中毒。TTX进入人体会凝固在Na+通道的入口处,从而影响血管运动神经等的兴奋性。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TTX可作为麻醉剂和镇痛剂,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B.TTX会导致血管运动神经持续产生动作电位
C.TTX通过阻止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导致神经麻痹
D.治疗TTX中毒患者,可迅速注射促进Na+通道开放的药物
2 . 图1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图,图2表示相应的生理变化,回答以下问题:

(1)当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其膜外的电位表现为_____,该电位的形成与图2中的_____(填“甲”或“乙”)所代表的生理变化对应,从离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电位形成的基础是_____
(2)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会产生______电位,其膜电位变化如图1所示,若降低神经纤维外的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幅度会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食用了含有物质L的食物后,物质L可与神经元上的Na+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引发一系列中毒症状。为缓解物质L所带来的中毒症状,可以研制______的药物。
2023-11-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神经细胞甲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乙产生兴奋,甲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甲。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甲、乙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C.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乙的膜电位改变
D.多巴胺只能由细胞甲释放,作用于细胞乙使兴奋单向传递
2023-10-01更新 | 206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和回收多巴胺的方式都是胞吐
B.“瘾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现出健谈现象与吸食者位于下丘脑的言语中枢S区兴奋性过高有关
C.“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减少
D.由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后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增强并延长多巴胺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5 .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γ-氨基丁酸经突触间隙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受体,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该种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一致
C.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D.该种局部麻醉药作用于Na通道,阻碍Na 内流
6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3)题。
吸烟为什么会上瘾?
烟碱又称尼古丁,是烟草中的一种致瘾性物质,其结构和乙酰胆碱相似,可结合并激活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这类受体因此被命名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nAChR是由5个相同或不同的亚基围绕中心离子通道构成的五聚体,目前已确认有17种亚基,这些亚基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功能各异的亚型。其中,α4/β2nAChR和α7nAChR的表达量最高,分布最广泛。a4/B2nAChR大多位于突触后膜,而α7nAChR则大多位于突触前膜。
位于突触前膜上的α7nAChR被激活后,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进入神经元细胞的钙离子可促进谷氨酸、y-氨基丁酸等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
现有研究已证实,烟碱与nAChR结合后介导释放多巴胺是烟碱成瘾的关键机制。烟碱随卷烟烟气吸入肺部,经肺泡血液交换迅速进入血液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后与中枢神经元细胞膜上的nAChR结合,导致腹侧被盖区、伏隔核等脑区神经元的谷氨酸释放量大量增加,进而引发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兴奋,使其释放大量多巴胺,从而带来愉悦、欢欣感。长期吸烟会导致对烟碱产生心理依赖。
还有研究发现,烟碱成瘾的实验动物不同脑区的α7nAChR表达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上调;而烟碱戒断后α7nAChR的表达量又恢复正常水平。然而在构建烟碱成瘾动物模型的过程中,α7nAChR的表达量越高,构建成瘾模型时间越长或者越难以构建。这反映了烟碱成瘾机制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大多数关注一种或几种亚型的受体,缺乏针对脑区各亚型受体综合作用的整体性研究,同时成瘾不同阶段中各受体分布变化的研究也尚不充分。
(1)nAChR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根据文中信息推断,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改变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烟碱导致多巴胺释放的局部过程示意图。

根据文中信息判断,图中受体1表示___________,受体2表示___________。图中能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是_________
(3)有学者认为,上调α7nAChR是解决烟碱依赖问题的一种有前景的手段。你认为该设想是否可行并阐述理由_______
7 . 研究发现,某些毒品可以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含量增加,从而使人上瘾,且极难戒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结合后,可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最终在_________产生愉悦感。
(2)在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某种毒品会_________(填"促进""抑 制"或"不影响")多巴胺的回收,从而延长"愉悦感"的时间。
(3)毒品海洛因属于阿片类药物,在正常人体的一些器官中,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 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_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 虑、忽冷忽热等"戒断反应"。由于毒品对人危害巨大,应远离毒品。
2022-11-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建设兵团第十二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帕金森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节律性震颤,常见手指搓丸样动作,频率4 ~ 6 次/s,静止时出现,紧张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也可见于下颌、唇和四肢等)、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图甲中脑内纹状体通过抑制黑质影响神经元a释放多巴胺,而黑质也可以通过抑制纹状体而影响神经元 b 释放乙酰胆碱,以上两种途径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表示抑制); 图乙表示患者用某种特效药后的效果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在b 神经元和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____的,脑中神经元a可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说明 _____
(2)患者的纹状体合成乙酰胆碱_____ (填“增多”或“减少”),多巴胺合成及分泌_____ (填“增多”或“减少”),它们的受体都分布在_____
(3)某科研所研制了另一种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特效药乙,欲证明特效药乙有治疗效果,应该观察 _____;欲证明特效药乙与特效药甲的作用机理是否相同,应该观察_____
9 . 2022年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吸食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使此处的神经元兴奋,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图1是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MNDA为细胞膜上的结构。研究表明,毒品可卡因能干扰多巴胺的回收,并导致体内T细胞数目下降,请回答下列问题:

(1)MNDA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3)吸毒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吸食可卡因,使突触后膜上的MNDA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
(4)位置偏爱是研究成瘾药物效应的常用动物行为模型。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进行穿梭盒实验如图2,记录小鼠的活动情况。
①将普通小鼠放置在两盒交界处,让其在盒内自由活动15min,正常生理情况下小鼠主要停留在________(填“黑盒”或“白盒”)里面。
②将上述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小鼠分别于第一、三、五、七天注射一定量可卡因溶液后放置白盒训练50min,第二、四、六、八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放置黑盒训练50min;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九天将两组小鼠分别放置在两盒交界处,让其自由活动15min,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雄性激素—睾酮(T)的分泌调节机制如图3所示。图中过程体现了雄性激素的分泌存在着_________调节的特点。研究表明吸食毒品还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的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所示。据表可知,吸毒者会减弱图中的过程__________(填序号)。有人对该调查的科学严密性提出质疑,请写出质疑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平均年龄

吸毒史

吸毒量

LH/(mIU/mL)

FSH/(mIU/mL)

T/(mIU/mL)

吸毒者32岁4年1.4g/d1.452.874.09
健康人23岁4.666.66.69
10 . 河豚毒素能选择性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据此可以推断河豚毒素(       
A.能阻断突触处兴奋的传递
B.能使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加快
C.能使膜流动性增强,通透性增加
D.能与膜上特定的受体结合,引起代谢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