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5 道试题
1 .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9645-2010)规定,每毫升合格的牛奶中细菌总数不超过50 000个。某兴趣小组利用恒温水浴锅对新鲜牛奶进行消毒后,进行细菌总数测定,主要步骤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用巴氏消毒法对新鲜牛奶进行消毒,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
B.步骤②对牛奶进行梯度稀释可以使聚集的微生物分散,便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菌落
C.步骤③中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要先高压蒸汽灭菌再调pH,以防止高温影响pH的稳定
D.实验结束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可能不止一种,若平均菌落总数少于50个,则表明灭菌合格
2 . 使用时间过长的玩具表面可能会有细菌,可能会导致儿童患接触性皮炎。为了检测某玩具表面是否存在大肠杆菌,某团队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所示),该团队使用伊红一亚甲蓝染液(用于鉴别大肠杆菌,能使其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对培养基C进行染色,初步统计大肠杆菌的数量,图中1~6表示不同菌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菌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菌落数为30~300时适合进行计数
B.配制平板A时只需要加入碳源、氮源、水、无机盐这几类物质即可
C.图中平板B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初步判断3是大肠杆菌的菌落
D.为保护儿童健康,平时可用75%的酒精对玩具进行擦拭消毒
3 . 某细菌的野生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该细菌的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因无法合成亮氨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如图是运用影印培养法(一种类似“盖章”的接种方法,使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应菌落)纯化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数字1~5表示菌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A是基本培养基,培养基B是完全培养基
B.培养基A、B均为固体培养基,倒平板操作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C.培养基B“盖章”接种后,需要用涂布器将菌种在培养基表面涂布均匀
D.可从培养基A中挑取菌落3、4进行纯化培养以获得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
4 . 判断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及微生物利用的相关叙述
(1)蒸熟并摊晾的原料加入糟醅,立即密封可高效进行酒精发酵(      )
(2)生产白酒、啤酒和果酒的原材料不同,但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都是酵母菌(      )
(3)酒精发酵后期,拧松瓶盖的间隔可以适当延长(      )
(4)酒精发酵的装置可以用无水乙醇消毒(      )
(5)含抗生素的牛奶不容易发酵成酸奶(      )
(6)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加速各种杂菌在表面生长而导致在泡菜坛内的液体表面上有时会产生一层白膜(      )
(7)泡菜的制作前期需要通入氧气,后期应严格保持无氧条件(      )
(8)培养硝化细菌时CO2可作为碳源,氨可作为氮源和能源(      )
(9)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倒平板凝固后和接种后培养时均需倒置(      )
(10)利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如果划线5个区域,应灼烧接种环5次(      )
(11)对细菌进行计数只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而不能用平板划线法(      )
(12)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做对照,证明选择培养基的选择作用(      )
(13)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且为固体培养基(      )
(14)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菌落数目时,统计的菌落数就是活菌的实际数(      )
(15)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目最多的平板进行计数(      )
(16)分解尿素的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指示剂将会变红。鉴别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物质(      )
(17)在发酵工程中,可通过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获得菌种(      )
(18)分离、提纯酵母菌发酵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      )
2024-06-0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通关03 易错点狂刷351个-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土壤中95%以上的磷为植物很难利用的无效磷。解磷菌能够将磷矿粉等无效磷转化为植物易利用的速效磷。为研究解磷菌的解磷机理,科研人员将磷矿粉制成培养液,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的2种解磷菌(M-3-01、B3-5-6),测定培养液的上清液pH及其中的速效磷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168h以内M-3-01解磷能力较强
B.B3-5-6转化无效磷的能力与培养溶液pH显著相关
C.据图推测B3-5-6可能借助分泌酸性物质溶解磷矿粉
D.据图推测M-3-01不可以利用速效磷
6 . (选择性必修3 P18正文)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024-06-04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精准回归教材填空练习
7 . 啤酒的工业化生产中,大麦经发芽、焙烤、碾磨、糖化、蒸煮、发酵、消毒等工序后,最终过滤、调节、分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B.焙烤是为了利用高温杀死大麦种子胚并进行灭菌
C.糖浆经蒸煮后趁热接种酵母菌有利于发酵快速进行
D.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8 . 反硝化细菌是一类能将硝态氮(NO3-—N)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NO2-、NO、N2O)还原为气态氮(N2)的细菌群,反硝化作用也是产碱过程。反硝化细菌对于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和亚硝酸盐对水生动物的毒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某课题小组通过采集活性污泥样品,并从中分离反硝化细菌,研究影响菌株反硝化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反硝化细菌在养殖废水处理应用中提供理论指导。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将采集的活性污泥样品1mL加入到装有9mL、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的l00mL烧杯中,取样接种到富集培养基中培养,富集培养基的成分有:KNO32g,FeSO40.2g,KH2PO41.0g,MgSO40.5g,NaCl2g,CaCO35g,其中为反硝化细菌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富集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富集后的样品进行梯度稀释后,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填工具)将样液均匀涂布在BTB培养基(BTB培养基初始pH=6.8,BTB是酸碱指示剂,酸性条件下为黄色,中性条件下为绿色,碱性条件下为蓝色)上,每个稀释度下涂布3个培养基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在30℃环境中培养2~3天后,挑选周围显_____________色的单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获得纯菌株。
(3)将液体培养基导入大试管中,将杜氏小试管倒立放入大试管中,试管中的气体排尽,接入纯菌株,30℃恒温培养5~7d,观察到小管内有气泡,检测到N20,即可鉴定纯菌株为目的菌。不能依据培养液中硝酸盐的浓度变低来鉴定目的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几组等量的灭菌后的反硝化培养基中分别以1%、3%、5%、7%和10%的接种量接入菌株N1,在30℃,120r/min摇床震荡培养,24h后测量NO3-—N等指标,结果如右图所示:
①本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投菌量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反硝化效果最好,NO3-—N和总脱氮率均较高。当投菌量继续增加,NO3-—N和总脱氮率反而下降,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点)。

2024-06-03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5 生物技术与工程-【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生物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9 . 小曲白酒清香纯正,以大米、大麦、小麦等为原料,以小曲为发酵剂酿造而成。小曲中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好氧型微生物霉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酵母菌等。酿酒的原理主要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传统酿造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关于小曲白酒的酿造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糖化主要是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B.发酵液样品的蒸馏产物有无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
C.蒸熟并摊晾的原料加入糟醅,立即密封可高效进行酒精发酵
D.若酿造过程中酒变酸,则发酵坛密封可能不严
10 . 某研究小组从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测定其含量,对土样进行稀释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摇匀D试管,从D试管中取0.1mL菌液进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得平板中的平均菌落数为3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成分包含琼脂、水和纤维素
B.每克土样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至少是3.4×106
C.采土工具、接种工具、培养基和培养皿可采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D.还需设置一个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同时培养,以检验灭菌是否彻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