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21 道试题
1 . 造血干细胞(HSC)在骨髓中产生,可分化和发育为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当受到某些细胞因子刺激后,骨髓中的HSC 释放到外周血中,此过程称为 HSC 动员。收集外周血中的 HSC,可用于干细胞移植及血液疾病治疗。

(1)图 1 表示 HSC 动员的机制。由图可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骨髓中的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促进神经纤维末梢___________,CGRP 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作用于__________,促进 HSC 迁移至血管中。
(2)研究人员用 RTX 药剂使小鼠的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失活,未处理的神经元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及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注射物质

CGRP 相对量

外周血中 HSC 的相对量

RTX 组

溶剂

0

IV

RTX 组

CGRP

6

III

对照组

溶剂

6

II

对照组

CGRP

15

I

表中实验结果支持了图 1 中的过程,请完善表格,Ⅴ处注射___________刺激小鼠,Ⅰ~ Ⅳ处数据依次为___________(选填数字“3、10、10、20”)。
(3)R 蛋白是 HSC 上受体的组分之一。为研究 HSC 动员对骨髓造血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野生型小鼠及敲除编码 R 蛋白基因的小鼠为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及检测结果如图 2、3 所示。
   
①图 2 结果表明___________
②图 3 显示,___________,由此可知,HSC 动员对骨髓中 HSC 的存储量无影响。
③综合图 2 和图 3 实验数据可知,G-CSF 刺激后,野生型小鼠体内 HSC 总量明显高于敲除组,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
(4)辣椒中富含辣椒素,辣椒素也可作用于伤害性感觉神经元。请提供实验思路,探究其能否增强由 G-CSF 刺激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并预期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
2023-10-14更新 | 4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瘦素蛋白以___________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___________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上的___________结合,进而引起靶细胞发生系列变化。
(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 A 兴奋,神经元 B 受抑 制,一方面使信号分子x 与 y 的比值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 进而降低人的食欲。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其体内___________, 从而使食欲失去控制。
(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 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 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

组别

处理措施

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

1

正常小鼠与 A 小鼠连体共生

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 小鼠无变化

2

正常小鼠与 B 小鼠连体共生

正常小鼠无变化,B 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

3

A 小鼠与 B 小鼠连体共生

A 小鼠无变化,B 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①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措施为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 A 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高,B 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 . 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 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 中激素 A__________(填名称)在血 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作用是___________;同时激素D___________(填名称)分泌也增多,A 和 D 在该过程具有___________作用。
(2)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会产生不自主战栗,此过程神经传导途径为: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当 C 激素分泌量增多时,会直接促进 B 激素的分泌,请结合 B、C 激素的作用,从内环境稳态意义的角度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__
2023-10-14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威廉·凯林等三位科学家在研究地中海贫血症的过程中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IF),并揭示了细胞感知氧气的分子机制。HIF 由两种不同的结合蛋白(HIF-1ɑ 和 ARNT)组成,其中对氧气敏感的是 HIF-1ɑ,而ARNT 基因不受氧调节且稳定表达,即 HIF-1ɑ 是机体感受氧气含量变化的关键。当细胞处于正常氧条件时,HIF-1ɑ 会逐步被降解;在缺氧的条件下,HIF-1ɑ 不被降解而在细胞内积聚,并进入细胞核与 ARNT 形成转录因子,使多种基因被激活,这些基因产物可以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合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以适应低氧环境。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主要由肾脏合成。红细胞的产生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有关。下图是人体中红细胞数量变化的调节机制示意图(“+”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作用)。

   

1.下列关于 HIF-1ɑ 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F-1ɑ 经扩散进入细胞核,与ARNT 结合后调控基因表达过程
B.细胞内合成 HIF-1ɑ 的细胞器成分与 HIV 病毒相似
C.HIF-1ɑ 被蛋白酶彻底水解的产物能够在细胞内重复利用
D.人体细胞核内 HIF-1ɑ 含量的变化是进化和适应的结果
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EPO 可促进红细胞产生,红细胞数量的变化是负反馈调节机制的结果
B.干细胞变成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与分裂无关,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EPO 作为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靶细胞依赖受体与之识别
D.人体肌肉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 量等于消耗的 O2
3.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EPO、HIF-1ɑ 和 ARNT 功能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B.氧气浓度较高时,氧气可能参与了 HIF-1ɑ 的降解过程
C.运动员在赛前到高海拔地区训练有可能提高红细胞数量进而提高身体机能
D.缺氧条件下,EPO 会大量合成,才能有效发挥调节作用

5 . 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 1 L 清水、1 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 c 表示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C.曲线 d 表示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6 . 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或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进入组织液方式是通过葡萄糖转运体(GLUT)介导的协助扩散,绝大脊椎动物细胞膜上存在 GLUT。下图为葡萄糖由肠腔或肾小管腔运输至组织细胞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与小肠上皮或肾小管上皮细胞不相同
B.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或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肠腔或肾小管腔内的 Na+浓度降低,会影响小肠上皮或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D.内环境参与了葡萄糖从肠腔或肾小管腔运输至组织细胞过程
2023-10-1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渐冻人症”也叫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肌肉逐渐萎缩无力,以至瘫痪,而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慢慢感知自己健康的身体逐渐变成一副不受支配的躯壳直至死亡,因此 ALS 被称为比癌症还要残酷的绝症。下图是 ALS 患者病变部位的突触结构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NMDA 为膜上的结构,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因其能与 NMDA 结合引起 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B.ALS 发病机理可能是谷氨酸引起 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水肿破裂
C.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没有感觉也没有反应
D.研发抑制谷氨酸信息传递的药物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是一个治疗方向
2023-10-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研究人员为探讨不同浓度大豆膳食纤维降血糖的效果,选择生理状况良好的同种大鼠若干,随机平均分为 6 组,部分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后制成糖尿病模型大鼠。各组灌胃给药体积均1mL,每日给药1次,连续灌胃42天,同时检测血糖变化情况。大鼠均以标准饲料饲喂,自由饮水。部分实验方案如下。下列选项合理的是(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编号

1

2

3

4

5

6

大鼠种类

正常大鼠

灌胃给药

0.9%生理盐水

①糖尿病模型大鼠,0.9%生理盐水
②正常大鼠,10mg/kg 格列本脲(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
③糖尿病模型大鼠,10mg/kg 格列本脲(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
④正常大鼠,1.35g/kg 大豆膳食纤维溶液
⑤糖尿病模型大鼠,1.35g/kg 大豆膳食纤维溶液
⑥糖尿病模型大鼠,2.70g/kg 大豆膳食纤维溶液
⑦糖尿病模型大鼠,5.40g/kg 大豆膳食纤维溶液
A.I、II 处材料和处理分别为①、③,分别提供了高血糖和药物治疗高血糖后的参照
B.I、II 处材料和处理分别为②、④,可排除格列本脲和大豆膳食纤维对实验的影响
C.III-V 分别为⑤⑥⑦,溶液最好用生理盐水配制
D.选择生理状况良好的同种大鼠,最好再选择各种发育阶段以得到更完整的结果
2023-10-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胰岛 B 细胞与神经细胞一样,都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胰岛 B 细胞内 K+浓度为细胞外的 28 倍,细胞外 Ca2+浓度为细胞内的 15000 倍。如图是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对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调节过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Ca2+大量内流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B.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作为信号促进 胰岛 B 细胞释放胰岛素
C.细胞内 ATP 增多会使胰岛 B 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D.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产生 CO2和 H2O 与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关
2023-10-1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如图为甲、乙两个体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情况,已知甲为正常个体,且乙的垂体无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比乙低
B.若乙为婴儿,则可能会患呆小病
C.T3、T4 为人体的两种含碘激素
D.乙的   T3、T4       含量对下丘脑活动无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