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59 道试题
1 .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种爆发时,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呈“J”型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__________,群落发生__________演替。
(2)三裂叶豚草是辽宁省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某锈菌对三裂叶脉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的专一性寄生,科研人员进行了侵染实验。
方法:在三裂叶草和多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将叶片静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发病情况。
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
(3)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A:三裂叶豚草

8.07

12.24

12.24

B:三裂叶豚草+锈菌

7.65

6.43

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

8.10

12.43

12.78

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

4.89

4.02

3.12

注:野艾蒿一植物,锈菌一真菌,广聚萤叶甲一昆虫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4)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
2021-09-18更新 | 5158次组卷 | 1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经纬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种爆发时,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呈“J”型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__________
(2)三裂叶豚草是辽宁省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某锈菌对三裂叶脉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A:三裂叶豚草

8.07

12.24

12.24

B:三裂叶豚草+锈菌

7.65

6.43

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

8.10

12.43

12.78

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

4.89

4.02

3.12


注:野艾蒿一植物,锈菌一真菌,广聚萤叶甲一昆虫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
2022-01-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孔雀翅膀的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机理如图所示,基因A、B分别控制绿色羽和红色羽的形成。基因型为A__B__的孔雀翅膀羽色表现为蓝色,当个体基因型为aabb时,两种色素都不能合成,孔雀表现为白色羽。现在只能够确定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回答下列问题:

(1)让一只绿色羽孔雀与一只红色羽孔雀作亲本多次交配,子代孔雀总会出现四种羽色,则亲本孔雀的基因型是______
(2)现有一对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和雄性孔雀,同时提供其他羽色且基因纯合的雌雄孔雀若干只,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说明基因在该染色体的分布情况),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方案:若采用测交法进行杂交实验,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用♂和♀表示性别)。
实验步骤:一、让选择的亲本组合多次杂交。
二、观察并统计子代孔雀的羽色及比例。
三、实验结果分析(不考虑突变)
①若子代蓝色羽孔雀:白色羽孔雀=1:1,则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______
②若__________
③若________
4 . 下丘脑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分泌枢纽,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在性激素的分泌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所以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__________,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相关部位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相同且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10

10~40

<10

10~40

10~40

>40

<10

<10

①通过抽取血样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样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细胞膜上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最终会导致甲状腺______(填“萎缩”或“肿大”),其原因是_________
(4)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骨骼肌首先会不自主战栗,然后大脑皮层还会产生冷觉。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稍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人体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_____调节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因为甲状腺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 . 为了控制某牧场的野兔数量,科学家对野兔数量进行了调查,其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个体数

191

180

91

68

56

60

65

50

51


(“n+”表示野兔的年龄大于等于n、小于n+1)
(1)调查牧场中野兔的种群数量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该方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过程中________(填序号)等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①被捕获的个体不易再次被捕获②标记物脱落③重捕时将未标记的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④2次捕获之间有部分标记个体迁出
(2)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三种类型,通常野兔在2岁左右达到性成熟,7+时丧失繁殖能力,根据表中该野兔种群的年龄结构可推测其种群数量可能会_______
(3)当数量稳定在K值时,通常野兔的死亡率___________出生率,要降低该收场野兔种群的数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
2023-01-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是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土壤中含大量微生物,其中就有尿素分解菌。某兴趣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该类细菌,并进行后续培养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1)该兴趣小组设计了A、B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表示有,“-”表示无)

成分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琼脂

酚红溶液

培养基A

+

+

+

+

+

+

培养基B

+

+

+

+

+

据表分析,两种培养基的碳源是______;培养基B可用于增菌培养,不能用于分离纯化,原因是______。接种的微生物中是否含有尿素分解菌,可通过观察______进行初步鉴定。
(2)称取土壤、梯度稀释、接种微生物需要在火焰旁进行,其目的是______
(3)加入培养基的无机盐含有KH2PO4及Na2HPO4,其作用是____________。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是______
(4)若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上共画了4个区域,则至少需要______次灼烧接种环。灼烧后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冷却在划线。每次划线前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再用接种环蘸取培养液。
2024-06-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利用下表所示配方制备的培养基可以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H2O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

15.0

定容至1000mL

(1)根据物理形态划分,该培养基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该配方中尿素主要作为__________
(2)利用该配方表制备培养基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配制培养基→__________(用“→”和文字表示)。
(3)在分离纯化微生物时,若要统计细菌数量,接种方法宜采用__________,该过程所用接种工具常用的灭菌操作是将该接种工具浸在酒精中,然后放在__________
8 . 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六年后,农作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人工种植乔木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指标

样地

土壤含水量/%

土壤全氮/(g·kg-1

草本植物物种数/种

土壤小动物个体数/(只·样本-1

土壤小动物多样性指数

弃耕地(对照)

0.26

0.09

1.1

3.1

0.6

禁牧草地

0.66

0.36

2.6

9.4

1.7

人工灌木林

0.77

0.42

2.8

7.4

0.8

人工乔木林

1.37

0.27

1.6

10.0

1.1

注:*多样性指数可以反映丰富度,多样性指数越高,丰富度越高。
(1)通常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农田弃耕后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演替形成森林群落。上述农田弃耕后土地易沙化,据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上表中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3)从物种丰富度角度分析,在中温带半干旱地区,上述三种恢复措施中更适宜用来改造弃耕后土地的是__________
(4)在中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__________(填“高”或“低”)。
9 . 适量的甜食可以缓解压力、愉悦心情,但长期摄入过量的甜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的风险。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GCbt区为苦觉皮层区,CeA区为甜觉皮层区;“﹢”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物质分子会刺激口腔中的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中的_________区产生甜觉。
(2)哺乳动物在摄入苦味和甜味混合食物时通常只能感受到苦而不是甜,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甜味物质的摄入会刺激机体产生多巴胺,长期摄入甜食会成瘾。为探究甜食成瘾的原因,科研人员取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的小鼠若干,进行为期7d的适应性培养,然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再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已知各组小鼠的初始多巴胺阈值(能引起兴奋的多巴胺的最低含量)接近。

组别

实验步骤

1

2

3

4

每天用适量、等量且适宜浓度的糖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检测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糖戒断处理,持续7天

延续之前的处理,持续7天

表中①处所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所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推测甜食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摄入甜味物质使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据此分析甲、乙、丙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
10 . 根的生长受激素和营养物质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
测定项目施用生长素浓度(106mol/L)
050100150200
主根长度(相对值)10.9 0.7 0.5 0.3 
侧根数目(个)46863

(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合成。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主根伸长,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时,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侧根生长。由表中数据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25×106mol/L的生长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除生长素外,根部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对植物的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
(3)若生长素对菊花插条生根和侧根生长的作用效果相同,现有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作用于插条后生根的数目是6,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可将生长素溶液________(处理)后作用于插条,若_________,则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若_________,则生长素浓度为50×106mol/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