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98 道试题
1 . 电穿孔法通过将高浓度动物细胞悬液短暂暴露于高压脉冲电流中,外源DNA可经高电压在细胞膜上形成的可复性闭合小孔进入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以实现细胞转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动物细胞悬液需要定期添加KCl以维持pH稳定
B.小孔形成后,适当降温可以延长外源DNA分子可进入时间
C.贴壁生长细胞比悬浮生长细胞更适合用电穿孔法进行转染
D.采用高电压和高浓度细胞悬液可提高细胞成活率和转染成功率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2 . 为探究氯离子和铜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按如下表步骤开展了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果,表中的“+”表示出现一定的蓝色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步骤

处理

试管 1

试管 2

试管 3

试管 4

0.5%淀粉溶液

1.5mL

1.5mL

1.5mL

1.5mL

处理溶液

1%NaCl0.5mL

1%CuSO40.5mL

X0.5mL

蒸馏水0.5mL

最佳稀释度唾液

0.5mL

0.5mL

0.5mL

0.5mL

振荡均匀, 37℃恒温水浴保温 10 分钟

KI-I2 溶液

3 滴

3 滴

3 滴

3 滴

显蓝色程度

不显蓝色

Y

+

+

A.表中试管3步骤②的“X”可加入1%CuCl2溶液
B.若Y为“+++”,可得出铜离子能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C.比较试管1和4,可得出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D.若适当延长步骤④的保温时间,试管2的显蓝色程度可能会加深
3 . “白肺”在临床上称为“急性肺损伤”,患者肺部显影常呈现大片白色,“白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降低,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等,通过吸氧可缓解相关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部分细胞厌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B.患者部分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血浆再生成葡萄糖
C.有氧呼吸时,释放的能量主要形成ATP
D.患者细胞需氧呼吸第一、二阶段过程中都有[H]、ATP的产生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表示某异养细菌细胞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膜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通过易化扩散进入细胞B.H+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
C.转运乳酸时③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D.降低环境pH有利于该细菌生存
5 . 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在腺苷酸环化酶的催化下,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环化而成的一种细胞内信号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cAMP与DNA分子的五碳糖相同
B.cAMP与ATP中的字母A均表示腺苷
C.接收cAMP信号的受体为糖被(糖萼)
D.酶通过为反应提供能量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6 . 2024年3月15日,四川雅江县发生森林火灾,直至28日大火终于熄灭,烧毁逾100万公顷土地,导致黄喉雉鹑、雪豹等大批标志性物种以及大量珍贵植被受损。回答下列问题:
(1)山火有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这与森林群落的_______结构相关。该结构主要与_______(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有的植物茎细长,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这类植物主要生活在______(填“上层”“中层”或“下层”)。
(2)森林群落区别于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火光和高温环境给黄喉雉鹑传递了_______信息,使一部分黄喉雉鹑逃生。
(3)火灾初期,强度较弱的地表火对森林是有利的,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原因是能烧掉枯枝落叶,促进______。严重的森林火灾会使森林失去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引发水涝、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4)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植被恢复是灾后重建的重要部分,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重建对保护城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火灾后的某地优势物种高度、物种丰富度、植物甲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山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森林火灾后植被重建属于______演替,植物甲等植物的繁殖体存在可______(填“加快”或“延缓”)群落演替的速度。
②由图可知,灾后重建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_____(填“增强”或“减弱”),理由是_____
③随时间的推移,优势物种的高度逐渐增加,这对该群落的意义是_____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7 .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小题。
小麦是全球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之一。随着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普通小麦产量下降。科学家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法,在融合前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供体细胞使其染色体断裂,融合后未排出的少量染色质片段可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质中。
1.现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原生质体可在较高浓度甘露醇中用酶解法处理植物体细胞获得
B.耐盐小麦的产生是因为过程②使其产生了基因突变
C.③可用电融合技术促进小麦和长穗偃麦草原生质体的融合
D.获得的耐盐杂种植株多数都表现为不育,原因主要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
2.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不同品系小麦同一位点SSR重复次数不同,但可被相同的引物扩增,常被用于基因定位。A品系与B品系5号染色体上的SSR位点分别用SSR^和SSRB表示。现将纯合耐盐小麦A品系与普通小麦B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对双亲和F2的5号染色体SSR序列扩增后,进行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若耐盐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品系耐盐的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耐盐为显性性状
B.F2中耐盐的杂合子比例占2/3
C.少数耐盐个体出现电泳结果为SSRB/SSRB,可能发生了交叉交换
D.借助核移植技术或转基因技术也可获得上述耐盐小麦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8 . 纤维素酶能将纤维素降解为单糖或寡糖,且转化过程绿色、低碳,被认为是纤维素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方法。在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中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某科研团队按照下图所示的流程分离瘤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实验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并在平板上筛选到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

(1)过程①中甲培养基中除水、无机盐、氮源还应有_________成分,培养基表面加入一层无菌的石蜡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2)过程②中用适宜浓度NaCl溶液而不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
(3)科学家发现分离到的微生物产纤维素酶能力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体内的M基因抑制了其体内纤维素酶基因表达。某科研团队基于CRISPR/Cas9系统拟对某细菌内的M基因进行敲除,以探究该基因对其体内纤维素酶基因表达的调控效果。CRISPR/Cas9系统是其中一种能敲除特定基因的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Cas9蛋白和由tracrRNA和crRNA形成的sgRNA两部分组成,sgRNA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列,从而引导Cas9蛋白到相应位置剪切DNA。

①在设计sgRNA序列时,必须事先测定M基因的_____,从而设计一段能______得到sgRNA的DNA.在sgRNA与目的基因特定碱基序列部分结合,结合区最多含有________种核苷酸,若要将M基因从目标DNA上剪切下来,需要设计________种sgRNA。
②将sgRNA基因和Cas9蛋白基因导入________目标细菌,科研人员为提高转化效率,常常用_______处理目标细菌一旦细胞中同时含有sgRNA和Cas9,Cas9就会与sgRNA结合在一起并在sgRNA的带领下,来到能够与sgRNA________的目的基因处,特异性地切割M基因。
③将CRISPR/Cas9系统基因重组载体成功转染至目标细菌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纤维素酶的表达量如图所示,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9 .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夜间光的输入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某研究小组模拟手机、电脑等夜间不正常照光模式,探究夜间蓝光诱发小鼠抑郁样行为的神经调控机制。
(1)分布于小鼠视网膜的感光神经细胞可接受光刺激,产生______,沿______和上行神经束传至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2)为探究夜间蓝光是否会诱发小鼠抑郁样行为,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取生理状态一致、正常的小鼠若干,先将小鼠放置于正常光暗(8:00—20:00给光,其他时间黑暗)环境处理一周后随机均分为2组,记录“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可反映抑郁程度的指标)。再将LAN组夜间蓝光处理,LID组白天蓝光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并记录,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______,表明夜间蓝光的干扰会诱发小鼠抑郁。

(3)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的5-HT、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由此建立了抑郁症发生的“单胺类递质学说”。图2为5-HT合成、释放、作用、回收及灭活的过程。
①5-HT是一种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后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成________,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______,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摄取回突触前神经元。
②研究者提出的假设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持此观点的现象是______
A.抑制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上5-HT转运蛋白表达量提高
C.部分抑郁症患者5-HT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基本不变
D.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5-HT含量逐步提高
③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中缝核处miR-16与SERT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如图3.

(注:miR-16 是一种非编码 RNA,可与靶禁因 mRNA结合,导致 mRNA 降解)
据图可知,中缝核miR-16的水平与中缝核SERT的表达水平呈____相关,中缝核miR-16可______SERT的表达。对比抑郁症模型鼠与对照组数据,推测抑郁症发生的分子机制可能是_____,突触间隙5-HT含量下降,导致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
(4)抑郁症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神经生物学方面因素,还有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从后天环境因素的角度预防抑郁症,你的建议是_____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10 . 野生型棉花种子有短绒毛,品种甲的种子有长绒毛,突变体棉花乙种子无绒毛,上述品种均为二倍体棉花。为研究棉花种子绒毛性状遗传机制,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棉花种子绒毛的长、短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此性状的基因(A/a)位于8号染色体。研究者用上述品种进行下表所示杂交实验,杂交结果如下(不考虑致死现象)。
组别杂交组合F1表型F2表型及分离比
I甲×野生型全为短绒毛短绒毛:长绒毛=3:1
乙×野生型全为无绒毛无绒毛:短绒毛=3:1
甲×乙全为无绒毛无绒毛:长绒毛=3:1
①棉花人工杂交需要在母本开花前先去除雄蕊,授粉后需要_________。据杂交组合I判断,短绒毛性状受__________(显/隐)性基因控制。
②假设棉花种子无绒毛受基因X控制。据杂交组合Ⅱ、Ⅲ,推测基因X与A/a基因之间可能的位置关系:_________
(2)研究者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对乙和野生型棉花A基因上游DNA序列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如图。推测种子无绒毛是因为A基因上游_________一个约6.8kb的片段导致。

(3)研究者推测插入片段仅通过促进与其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来调控绒毛性状。请从①~⑥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与操作,为验证上述推测提供两个实验证据。完成相应组合,并描述相应的实验结果。
①野生型植株②棉花乙植株③完全敲除8号染色体的插入片段④敲除8号染色体的A基因(不包括插入片段)⑤将插入片段导入非8号染色体⑥将A基因(不包括插入片段)导入非8号染色体。
组合一:选择①和⑤,预测实验结果为①种子有短绒毛,⑤种子有________绒毛;
组合二:选择②和_____,预测实验结果为②种子无绒毛,实验组种子有_______绒毛;
(4)生产实践中,农民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______,降低侧芽_______浓度,有利提高棉花产量。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