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5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正常孕妇的血清中,存在抗配偶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抗体(APLA),它可与胎儿细胞上源于父亲的抗原结合,阻止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的识别和攻击。缺乏APLA的孕妇常会发生习惯性流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PLA由母体浆细胞分泌
B.APLA能够增强母体对胚胎的免疫反应
C.可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检测APLA
D.可给患者接种适量的配偶淋巴细胞进行治疗
2 . 据《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有史以来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它比许多其他微生物大5000倍。这种单细胞生物包含两个膜囊,其中一个(记为A)包含所有的DNA,核糖体也位于其中;另一个(记为B)充满了水,占细菌总体积的73%,将细胞质限制在外围空间,紧贴细胞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膜囊的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内部具有疏水性
B.该菌遗传物质包裹于具膜结构中,这种区室化分布与真核生物相似
C.膜囊A是该菌的遗传信息库,不能完成基因表达全过程
D.膜囊B类似于中央液泡,它的存在有利于该菌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 . 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等过程,柠檬酸循环过程中有CO2生成,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酵解发生于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
B.柠檬酸循环存在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CO2时需消耗水
C.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分解成二碳化合物的场所均为线粒体基质
D.电子传递链存在的场所和利用O2、产生大量ATP的场所均为线粒体内膜
4 . 某种鸟类绿羽毛(A)对黑羽毛(a)为显性,有条纹(B)对无条纹(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两只表型为绿羽毛有条纹的个体交配,F1的表型及比例为:绿羽毛有条纹:绿羽毛无条纹:黑羽毛有条纹:黑羽毛无条纹=6:3: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B基因型具有完全致死效应
B.F1中纯合子占1/6,F1绿羽毛无条纹中杂合子占2/3
C.F1中的黑羽毛有条纹个体与黑羽毛无条纹个体杂交,子代表型比为2:1
D.亲本测交子代的表型比例为1:1:1:1
5 . 存在于突触后膜上的NMDA既是神经递质A的受体,也是一种通道蛋白,神经递质A与NMDA结合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药物氯胺酮也能与NMDA结合,迅速使运动和感觉阻滞,从而产生麻醉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A只能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神经递质A与NMDA结合后会引起大量K+内流进入细胞
C.氯胺酮与NMDA结合后,会阻止神经递质A与NMDA的结合
D.静脉注射氨胺酮不会使突触后膜动作电位的电位差增大
6 . 下列有关细胞中能量代谢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ATP分子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
B.①反应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呼吸或光合作用
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D.②过程的能量可为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供能
7 . 下列关于交配方式的概念及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杂交可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性状的品种
B.连续自交可能会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C.正反交可用来判定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种纯种豌豆的显隐性
D.测交可用于测定杂合子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8 .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及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的叙述, 错误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维萨里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C.换高倍物镜观察细胞的顺序是移动标本→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细胞学说不仅可解释个体发育,也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9 . 某一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其花瓣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AA或BB中有一对纯合即致死。现让甲、乙两株粉红花植株杂交,F1中红花:粉红花:灰白花=1:2:1,让F1粉红花自交,每株收获的种子单独种植,F2中粉红花;灰白花都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 aaBb
B.群体中该种植物能存活的基因型有4种
C.群体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D.F2中粉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粉红花:灰白花=1:2
10 . 景天科植物有一个很特殊的CO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 CO用于光合作用,其部分代谢途径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景天科植物固定CO的物质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
B.在外界0.01%CO的浓度条件下,叶肉细胞叶绿体内的C的含量比C的含量高
C.将该种植物置于黑暗密闭装置内,装置中CO的变化速率不能表示呼吸速率
D.干旱条件下,白天该种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CO来源于苹果酸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